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的关系——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证据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的收益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尤其近年来,针对股票收益是否会因为特质风险而被影响的相关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关注。在有效市场的前提下,如果投资者可以构建出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公司的特质风险可以被这种方式分散开,这样股票收益则只会被系统性风险所影响,这是按照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得出的结论。然而现实研究发现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投资者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市场卖空机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持有完全分散的投资组合,因而特质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票收益。既然特质风险无法被分散,那么理应需要一定的超额收益作为这部分的风险补偿,也就是说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但是近几年的学术研究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却得出了违背于传统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研究结论,即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呈负相关,专家学者也将由此产生的特质波动异象称作“特质波动率之谜”,时至今日也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完美的解释这个谜题。  本文为探求这种特质波动率异象是否同样存在于中国的股票市场中,选取2001年1月2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计3632个交易日上证综指(000001)中所有 A股股票的日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特质波动率的提取方面依托于 CAPM模型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两种方式并采用滚动窗口进行回归,之后通过分别对个股特质波动率与收益率进行比较排序的方式验证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为了探究卖空限制是否是造成“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原因,本文还针对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前后分别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不同的样本区间进行稳健性检验来说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中个股的特质波动率与其在接下来5个交易日的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基于 CAPM模型以及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分析都证实了这种负相关关系,同时证明采取不同的方式提取特质波动率并不是造成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原因,并且卖空限制的打破也无法改变这种负相关关系。经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可知:针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各个不同样本区间“特质波动率之谜”均都存在,其存在也并不因选择不同的研究数据而改变。研究结果补充了现有文献,并且立足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验证了“特质波动率之谜”的存在。
其他文献
摘 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现代的水利项目施工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其所具备的一些施工优点,也备受水利施工人员的青睐,其运用在水利施工中,能够有效的把噪音降低,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力,其和别的技术对比,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施工的质量。所以,这就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增强做好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的控制工作,持续完善与提高钻孔灌注施工技术水平,才可以保证水利项目建设的成功
从1987年1G上马到2009年3G正式商用共22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共走过了1G、2G到现在的3G共三代技术。对于扩散比较成熟和完整的2G,我国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