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这一崇高价值目标在新时期的具体确认和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旨在以一个历时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去探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论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一、人的发展的演进过程;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第三、党的历代领导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第二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能性;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性。第三部分,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条件。
其他文献
哲学研究离不开人,人始终是哲学关注的对象。千百年来,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反思和追问。对人的追问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然而,自古迄今,人们最迷惑不解且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
无论是理论的发展、评价,还是科学认识的活动过程,都离不开科学活动的主体对理论的接受分析。理论接受的过程分析,注重结合科学活动的实际,概括出理论接受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当全球化浪潮裹挟着现代性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时,20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也是在这一语境中回应西方的挑战并寻求构建一种中国现代性文明的进程。现代性带来了人生价值观的积极变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建设的进程中,实现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空前剧烈,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