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临沧晚中新世蕨类化石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yyqq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新近纪的地形变化明显,亚洲东部的季风系统也对其气候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气候、地形等因素促进了该地区植物的快速分化和森林面貌的变化。蕨类是维管植物中重要的一类,有超过10000种,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也比较明显。临沧是云南保存较好的新近纪化石产地之一,我们在临沧发现了比较多的蕨类植物化石,它们对我们了解新近纪蕨类在云南西部的快速分化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宏观形态对比的方式,对云南省临沧市晚中新世的蕨类化石进行了鉴定与分类,共鉴定化石4科5属5种。碗蕨科鉴定出一相似种Microlepia cf.khasyana,为云南地区首例碗蕨化石。金星蕨科鉴定出一相似种Macrothelypteri cf.oligophlebia。骨碎补科鉴定一个相似种为Humata cf.henryana。水龙骨科共鉴定了两属两种,包括盾蕨属一个相似种和槲蕨属一个新种,分别为Neolepisorus cf.fortunei和Drynaria diplosticha,其中Drynaria diplosticha有着典型的双排孢子囊群的特征,为槲蕨属现生种少有。本文结合化石材料亲缘种的现生分布范围,说明了临沧蕨类化石的古环境意义,认为临沧晚中新世气候较暖湿,但可能没有达到热带季风气候条件,而是与中国西南部温带到亚热带地区类似,临沧地区中新世山地众多而水系发育,森林植被茂盛。本文结合其它化石证据,对这几个科或属在新生代的地理分布做了简要总结,认为碗蕨科在新近纪时期在云南广泛分布。金星蕨科新生代化石众多,除了新生代后期的长距离跨海传播之外,演化早期的扩散和在各大陆上的平行演化可能是另一个主要的扩散方式,亚洲东南部可能是其早期演化的一个重要地区。骨碎补科在临沧中新世植物群较为繁盛,而中新世可能是其快速分化和扩散的一个主要阶段。云南西部是现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中心,本文结合云南地区其它蕨类化石和古地理背景讨论了云南西部蕨类的快速分化,认为这一地区也是蕨类多样性的中心地区,新近纪以来快速的地形变化,森林植被的繁茂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都是蕨类快速分化的诱因。滇西地区作为蕨类的分化中心在槲蕨属中体现最为明显,新近纪以后各种类槲蕨广泛向亚洲周边地区扩散。
其他文献
作为二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石墨烯具有传统材料不可媲美的物理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备受研究人员关注。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二维材料已融入到材料学的各个领域。Ⅳ和Ⅴ族类石墨烯XC材料、砷烯及磷烯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研究发现,Ⅳ和Ⅴ族二维材料不但具有与石墨烯相媲美的物理特性,而且打破了石墨烯零带隙的限制,从而适用于微纳光电器件、集成电路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当这些Ⅳ和Ⅴ族二维材料被用于微纳光
目的:本研究通过给予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口服富含多酚类物质的黑番茄浓缩浆,同时与安慰剂和中成药制剂复方玄驹胶囊进行对比,观察ED患者的勃起功能改善情况,探讨黑番茄浓缩浆改善E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E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选择方案。方法: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研究,纳入ED患者150例,其
红芪是甘肃的道地药材。本文研究产自甘肃8批不同产地红芪药材中提取的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通过3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8批红芪多糖,5周后测定小鼠血清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脏器指数;然后对8批红芪多糖的含量、单糖组成、分子量进行分析;用灰色关联度法将血清指标与多糖的单糖基进行谱效相关分析。结果显示8批红芪
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将BPR理论嵌入到全流程运营管理当中,使得优秀管理经验得以固化,实现了从职能型管理向流程型服务的嬗变2020年以来,国内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多,受疫情反复叠加周期性因素影响,集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全链条需求日益增加,拥有并能保持第一位的客户关系、快速反应并参与客户需求的港口将成为赢家。
期刊
后套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的过渡带,黄河在此流经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大量的风沙入黄,致使该段河流水沙关系复杂。在全球变化和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等因素影响下,黄河河道近年来淤积严重,潜在的洪灾成为沿岸人民最大的威胁。利用沉积地层获取长尺度黄河河道演化和古水文变化的信息,掌握后套盆地极端水文事件的规律,可以为该区修建防洪工程和开发水电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后套盆地临
扬子克拉通西缘以及北越南地区由于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作用而形成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赋存有攀枝花、红格、白马以及太和等世界级的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目前,这些岩浆矿床的成因研究还存在争议。基性-超基性岩墙为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作用的早期产物,开展基性-超基性岩墙研究对于认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起源及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以攀枝花矿床朱家包包露天矿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墙为本学
本论文紧密结合当前有关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研究热点,研究制备了具有明显OVA吸附作用的新型多孔Al(OH)3佐剂并基于此成功建立了符合临床客观特征的AR动物模型,同时探索了镧系金属配合物新药物对AR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其具备治疗能力。此研究工作不仅对建立更加符合AR特征的动物模型的研究邻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今后设计合成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AR
古土壤是过去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形成时期的古气候信息。古土壤中黏土矿物的形成对古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成为研究古气候的一个重要替代指标。泥盆纪时期地球气候系统发生了重大转变,发生了多次气候事件。目前对晚泥盆世气候的研究主要在古生物地层方面,而利用古土壤黏土矿物进行古气候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甘肃白银晚泥盆世红色沉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色沉积中的黏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碳酸盐分布特征,结合野外观察,识
为了研究逆境对中国西北地区绿化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该地区优良的抗逆植物资源,建立合理的抗逆指标体系,本研究以该地区的四个绿化树种: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西部沙樱(Prunus bessey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和银水牛果(Shepherdia argentea)为试验对象,分别模拟了两种不同的环境胁迫:干旱胁迫(W1、W2、W3,分别表示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是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天然屏障,具有显著的顶端-基底侧极性(apico-basal polarity)。当不同刺激因子(IL-1β、LPS、PMA)刺激内皮细胞单层两侧时,LPS及PMA产生明显极性应答。但PMA(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作为疏水性小分子出现极性应答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