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人类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准则,源远流长的感恩文化诠释了人类的人性之美。感恩意识是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合格的公民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是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归根结底是感恩教育普遍受到忽视的结果。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原则及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落实感恩行动,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东西方国家的感恩理论渊源,指出感恩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宗教思想,还是西方国家的感恩节、基督教义都渗透着浓重的感恩文化;其次从一般理论着手,分析了感恩、感恩意识、感恩教育的涵义,为下面的论述和研究提供基础。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取得的成绩。然后从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和个人六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表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指出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它是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相互交叉影响的结果。第三部分:分析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意义,针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原则和对策。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采取一定有效的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加强培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