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产和优质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小麦的穗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利用化学诱变,获得普通小麦的密穗突变体S-Cp1-1,通过遗传定位、切片观察、转录组分析、加工品质测定等鉴定了突变体穗型变异的机制,并初步分析了该突变体优质的机理。主要实验结果列举如下:1.利用突变体S-Cp1-1与普通小麦株系br220构建分离群体,基于SNP标记,将控制S-Cp1-1中穗密度的基因位点Cp1初定位在5AL上。进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产和优质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小麦的穗与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利用化学诱变,获得普通小麦的密穗突变体S-Cp1-1,通过遗传定位、切片观察、转录组分析、加工品质测定等鉴定了突变体穗型变异的机制,并初步分析了该突变体优质的机理。主要实验结果列举如下:1.利用突变体S-Cp1-1与普通小麦株系br220构建分离群体,基于SNP标记,将控制S-Cp1-1中穗密度的基因位点Cp1初定位在5AL上。进一步利用7个SSR标记,将Cp1定位于1.6 cM的遗传距离之间。对应不同Scaffolds和BACs序列,我们发现这个区域包含Q基因。设计一对Q基因内标记qs1,发现qs1在分离群体10,100的F3单株中与密穗性状共分离。基于此我们确定导致S-Cp1-1密穗性状的基因为Q。对S-Cp1-1的Q基因进行测序,发现其第10外显子的miRNA172的结合区域含有一个错义突变。该错义突变不会改变Q蛋白的三维结构。我们将突变后的Q等位变异命名Qc1。qRT-PCR分析发现相比Q,Qcl的表达量在幼穗发育早期显著上调,且Qc1表达量的上调是由于突变干扰了 miRNA172对Q转录本的切割。在EMS诱变的多个普通小麦材料中独立筛选到9个与S-Cp1-1表型相似的突变体。对其Q基因位点分析发现9个独立的突变体中包含了 4种QC等位变异(Qc1-Qc4)。以上结果证明Q的过表达增加穗密度。2.对S-Cp1-1和野生型的穗轴进行石蜡切片观察比较,发现突变体的木质部减少而韧皮部增加,且维管束数量增加。对S-Cp1-1和野生型的种子进行加工品质的参数测定,发现S-Cp1-1的籽粒蛋白含量(干基)、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均显著优于野生型。S-Cp1-1面粉制作的面包体积比野生型增大37%。SDS-PAGE分析发现突变体和野生型的种子储藏蛋白条带一致。对9个独立密穗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籽粒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它们的籽粒蛋白含量相比野生型均显著增加。在构建的两个不同的F2分离群体中,测定了含有不同Q等位变异单株的籽粒蛋白含量,进一步证明Qc1显著增加籽粒蛋白含量,且增加的幅度与Qc1的拷贝数有关。证明Q的上调表达等位变异对强筋小麦育种具有重要价值。3.对处于GS24期的S-Cp1-1和野生型幼穗进行RNA-Seq分析,检测到1,80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448个,下调表达基因1,354个。基于功能注释和GO分析发现,大量差异表达基因在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代谢过程(Metabolicprocess)、催化活性(Catalyticactivity)和分子结合功能(Binding)等途径中富集。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103个代谢途径。基于S-Cp1-1中木质素含量的减少和种子蛋白含量的增加,对苯丙氨酸生物合成和氮代谢途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个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转录水平上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揭示了Q基因调控的下游基因和潜在的调控网络。
其他文献
从高校基层党建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入手,通过调查,分析总结目前高校基层党建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困境,如两者融合不够紧密,融合的方式有待创新,融合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结合政策文件和高校实际,提出以政治学习和培训为引导,促进有效融合;以"党建+"为载体,促进融合方式创新;健全机制,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发展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等四个方面进行高校基层党建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创新。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半导体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容性耦合等离子体(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CCP)源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介质的刻蚀工艺中。在CCP中,电子通过与时变电场的作用实现功率吸收,并通过与中性粒子的碰撞产生大量活性自由基团和带电粒子。如何对等离子体内部的反应过程以及到达材料表面的粒子属性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纳米级的工艺处理,是CCP研究最基本的课题之一
当前,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已成为国际建筑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绿色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减轻环境负荷,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而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只有展开对绿色建材的研发和应用,才能构建绿色建筑,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由此,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透光混凝土”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将透光材料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的复合材料,能够透过光
海水养殖、河流携带和陆源排放等导致近岸海域抗生素污染。抗生素能导致菌群耐药性,有必要研究海水养殖生物中抗生素的生物富集和转化,为促进健康的海水养殖和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支持。海参(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是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物种。然而,抗生素是否能在海参中生物富集和转化尚不清楚;棘皮动物的毒代动力学模型仍然缺乏。因此,本研究以近岸海域中经常检出的抗生素为目标化合物,建立
斑马鱼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模型。目前,生物学实验中对斑马鱼显微镜影像的分析通常采用人工读图方式,导致分析效率低、准确性差,因此迫切需要研发计算机算法来提高分析精度和速度。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自然图像和医学影像分析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本研究尝试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斑马鱼显微镜影像分析,实现对鱼卵、幼鱼的识别检测,对其发育类型进行自动分类。本研究针对斑马鱼显微镜图像数据存在的训练数据偏少、不同类别
ZSM-5沸石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材料。ZSM-5沸石在水热合成和酸、碱等后改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骨架缺陷,因而在晶体中产生相应数量的羟基窝。曾有文献指出ZSM-5沸石的羟基窝缺陷位会加速催化剂在甲醇制芳烃(MTA)反应中的积碳失活。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缺陷型ZSM-5沸石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知之甚少。因此,本文利用水热合成的不同硅铝比缺陷型ZSM-5沸石样品,系统研究了羟基窝缺陷位对沸石
冬春两季是动物疫病易发高发的季节,也是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畜牧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狠抓关键环节。畜牧兽医站要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入户走访,宣传疫病防控常识,发放人畜共患病防治宣传单,同时推动农村合作社、
近年来,同种异体全层软骨移植技术逐渐成为治疗全层软骨损伤这一业内难题的可选方法。该技术可以在为机体提供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骨与软骨组织的同时,对缺损部位进行大面积甚至是特殊形状单独定制的修复。但是由T细胞介导,多种炎症细胞、炎性因子共同参所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大量移植手术失败。所以如何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成为同种异体全层软骨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难点,传统方法如对所移植骨与软骨组织进行脱细胞
黄宾虹被今人称为近现代“山水画的一代宗师”,但他在世时声望起起落落,尤其晚年作品只得到傅雷等极少数知音的欣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黄宾虹热才不断升温,作品拍卖不断刷新天价纪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黄宾虹的个人经历、书画理论同“笔墨”问题以及艺术的民族性、现代性等内容交织在一起,远比同时代的其他画家更为复杂,甚至不少专业人士反映“看不懂”他的作品。那么黄宾虹人生境遇和艺术成就只是时代偶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