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现代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均衡、全面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数学新定义题目因其新颖的出题形式,能够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进入了学生们的视野。新定义题目往往给出一个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全新的定义、概念等,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理解,找到解题关键,其本质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查。这类题目不同类型的难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新定义题目会和函数问题、几何图形、方程以及动点等知识结合进行考查,题目往往涉及知识点较多,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新定义题目的新颖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其望而却步,在考试中的得分率较低,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教学难度。认知负荷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复杂问题并指导教学。人的长时记忆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加工的内容超过记忆容量时就会产生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由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共同组成,降低内在、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认知负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家们越来越意识到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认知负荷理论近几年也逐渐被应用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本文旨在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研究调查学生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探究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认知负荷理论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在考试中新定义题目的正确率。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本次研究从背景、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研究的框架和方法;其次,将认知负荷理论和新定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做了文献综述;接下来,通过题目测试和问卷对学生的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对新定义题目进行详细的解构,并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进行新定义题目教学设计。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定义题目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新定义题目学习的信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专题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新定义题目学习习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多媒体,促进新定义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