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超过子宫颈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妇女恶性生殖道肿瘤,而且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样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约占80%左右,其发生与雌激素持续刺激密切相关。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核内非组蛋白染色质结合蛋白,HMGB1与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AGE)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其表达水平增高。HMGB1最初被作为介导晚期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来研究,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和凋亡、坏死的细胞释放到细胞外。有报道认为HMGB1过表达引起某些基因表达失调,从而参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已发现HMGB1可以与甾体类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尤其是在雌激素相关的乳腺癌细胞中。但是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HMGB1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报道。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HMGB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以及手术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同时检测HMGB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手术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探讨HMGB1作为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120例子宫内膜腺癌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MGB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HMGB1的表达水平;另外选取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ECC-1、HEC-1-a、KLE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其HMGB1的表达差异。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40例正常妇女血清HMGB1含量。结果:HMGB1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96/120)、66.67%(30/45),明显高于正常内膜5.0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浸润程度、转移和手术病理分期联系密切(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明显联系(P>0.05)。ECC-1、HEC-1-a、KLE细胞中均发现HMGB1表达,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HMGB1在正常妇女、Ⅰ期、Ⅱ期及Ⅲ/Ⅳ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34±1.58ng/ml, 6.42±2.82ng/ml,9.85±5.25ng/ml,14.26±7.86ng/ml,组间差异明显,(P<0.01)血清HMGB1含量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发展相应升高。结论:HMGB1在子宫内膜腺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MGB1可能作为子宫内膜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肿瘤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