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饮酒人对同饮者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anl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文学艺术创作、交流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现今不论是亲朋好友聚会、结婚喜宴还是生意磋商,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无酒不成席的习俗。但由于过量的酒精摄入会对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产生影响,同时增加饮酒者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风险,极易引发共同饮酒人间的侵权纠纷。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此问题缺乏统一规定,各地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形成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部分法院认为受害方责任自负,也有法院判决共同饮酒人适当补偿,还有一些法院支持根据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挑战司法权威与公信力。王利明教授也曾坦言“这个问题真的很难”(1)。笔者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共同饮酒人因实施共同饮酒这一先行行为,产生了对同饮者的注意义务,若因消极不作为违反此义务,对同饮者造成了损害结果,则共同饮酒人对同饮者构成不作为侵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此类侵权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并对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方式进行类型化分析,基于类型化分析的结论对我国确立此类不作为侵权的立法和司法完善提出建议,为法院统一判决标准提供参考(2)。同时能警示相关行为人规范自身行为,唤起共同饮酒人之间最宽泛层面上的注意,减少矛盾和纠纷,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为此,本文将从司法实践案例分析着手,研究共同饮酒人对同饮者的不作为侵权责任,具体展开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交待了研究本课题的大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在于什么,也对国内和国外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同时将研究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方法做了归纳,说明研究与写作过程中的难点,交代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案例的引入。从样本中选取了三件案情相似但裁判结果完全不同的案件,并对此三件案例的案情、判决结果和判决依据进行了介绍,对每一种裁判规则进行简要评析,最后对不同裁判结果及形成原因进行归纳思考。第三部分是对共同饮酒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首先概述德国法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对不作为侵权进行了学术上的介绍和立法上的梳理,并借鉴了域外不作为侵权的立法例。在此基础上对共同饮酒人侵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证成。第四部分是共同饮酒人不作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分析。在此章中确定了共同饮酒人不作为侵权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第五部分是共同饮酒人不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的类型化分析。对此种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逐一进行类型化分析,分析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对责任承担方式的三个维度进行类型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其侵权责任。第六部分是笔者对我国确立此类不作为侵权的立法和司法建议。由于此类不作为侵权在现行法中仍然是一片未被规范的领域,故笔者认为对共同饮酒人不作为侵权进行规定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提供法律依据,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平衡双方的利益,解决纠纷,维护法律的权威。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由于移动支付、深度学习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零售模式的变革成为可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算法的研究已成为热门方向之一,其在人脸识别、智
对于初中数学科目来说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思想还未完善的状态,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的主要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态势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改变人们日常阅读、写作、交流的方式。为了保证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能无障碍地获取和使用信
反收购条款是公司治理领域中重要的研究问题。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恶意收购事件屡见不鲜,为应对恶意收购威胁,一些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增加收购方难度以防范
成分品牌联盟作为品牌联盟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在实业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实践表明,并非所有的成分品牌联盟都能给盟员品牌带来同样积极的联盟
半定规划也称为带有半正定锥约束的线性规划,半定规划的求解算法及最优性条件和对偶理论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考虑半定规划的一个离散化求解方法以及多目标半定规划
为了探讨感应起电在雷暴云起电及闪电行为过程中的作用,结合真实的雷暴个例,通过已有的积云二维起、放电云模式探讨对比了不同感应强度及不同感应过程在感应起电中的作用。通
近几十年来,溶瘤病毒治疗引起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溶瘤病毒治疗的数学模型也应运而生.2001年,Wodarz等考虑到细胞内病毒的生命周期对溶
目的: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真菌感染是引起大熊猫皮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枝孢样枝孢霉Z20为一例大熊猫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的致病菌,经微波结合亚硝基胍诱变获得其突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超积累植物小飞扬草对Cd的吸收动态、吸收机理、亚细胞分布特征和叶片中的结合形态。在5mg/L和10mg/LCd浓度处理组中,小飞扬草植株中Cd含量在15d后分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