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衰退病毒与寄主蛋白互作的生物学功能及其vsiRNA靶向寄主基因的鉴定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anna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为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长线形病毒属(Closterovirus)的成员,其主要侵染芸香科中的柑橘属以及多个柑橘属近缘物种,引起的柑橘衰退病是威胁柑橘产业的严重病害。目前CTV与寄主互作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室前期鉴定到柑橘脱水素蛋白COR15和亲免蛋白FKBP17-2可能与CTV编码的p20和p23互作,本研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这些互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同时还对来源于CTV的vsiRNA靶向甜橙基因进行了分析,从蛋白水平以及核酸水平解析CTV与寄主之间的互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⑴采用分裂泛素化酵母系统(DUALmembrane)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试验确认了CTV编码的p20与甜橙脱水素蛋白CtCOR15和本氏烟脱水素蛋白NbCOR15的互作,p20与CtCOR15和NbCOR15在本氏烟细胞内互作产生大量的颗粒状的聚集体。在本氏烟16c叶片上诱导gfp基因的沉默试验,结果显示CtCOR15蛋白的表达促进了gfp基因的沉默,同时还能减弱p20沉默抑制作用。对本氏烟16c叶片诱导沉默的接种区进行sRNA测序,发现CtCOR15蛋白的表达仅增加了gfp-sRNA的产生,而p20蛋白的表达不仅抑制了gfp-sRNA的产生,还导致gfp-sRNA的5′端‘U’所占的比例降低了21%,初步推测CtCOR15和p20影响参与RNA沉默扩增阶段重要蛋白SGS3的功能。p20和CtCOR15互作复合体与SGS3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p20-CtCOR15互作复合体与SGS3共定位在细胞核附近,BiFC试验进一步确认p20和CtCOR15可与SGS3在烟草细胞中互作。在VIGS诱导本氏烟NbCOR15基因沉默的本氏烟植株上接种CTV侵染性克隆,对CTVcp基因进行荧光定量分析,CTVcp基因的表达水平相比对照植株增加了1.8-8倍,说明NbCOR15的沉默有利于CTV的积累。Westernblot试验证明p20会导致NbSGS3蛋白的降解,利用自噬标记物ATG8和细胞电镜观察,发现表达p20蛋白诱导了细胞自噬的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p20、SGS3和ATG8三者定位在自噬体,推测p20利用细胞自噬途径降解NbSGS3蛋白,进而起到沉默抑制子的作用。
  ⑵分裂泛素化酵母系统和BiFC试验发现CTV编码的p23蛋白与墨西哥梾檬和本氏烟FK506结合蛋白(CaFKBP17-2和NbFKBP17-2)互作,在试验中p23与CaFKBP17-2和NbFKBP17-2互作荧光信号定位在本氏烟细胞的胞间连丝。亚细胞定位发现p23定位在胞间连丝,与已报道的p23定位结果相同,NbFKBP17-2定位在叶绿体,与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相同,当p20和NbFKBP17-2共表达时,p23使NbFKBP17-2的定位由叶绿体变为胞间连丝。BiFC试验发现NbFKBP17-2还可与CTV外壳蛋白CP互作,NbFKBP17-2/CP的互作复合体在细胞内沿内质网运动。p23与NbFKBP17-2/CP互作复合体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p23除了与NbFKBP17-2/CP互作复合体在胞内运动,还引导NbFKBP17-2/CP互作复合体沿细胞膜运动。在VIGS诱导本氏烟NbFKBP17-2基因沉默的本氏烟植株上接种CTV侵染性克隆,与对照接种植株比较,CTV的积累量降低了约2倍,观察本氏烟叶片,发现仅当本氏烟的FKBP17-2被沉默,且接种CTV时,本氏烟的新叶才会表现褪绿症状。综上所述,p23和NbFKBP17-2参与CTVCP蛋白的胞内运动。
  ⑶利用小RNA、降解组和转录组测序,对来源于CTV-S45分离物的vsiRNA进行分析,寻找靶向甜橙基因的vsiRNA。小RNA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TV的侵染改变了甜橙sRNA的组成,CTV侵染后的甜橙样品中的sRNA长度以21和22nt为主,对照柑橘样品中的sRNA长度以24nt为主。预测CTV的vsiRNA的靶向基因,发现662,051条vsiRNA可能参与靶向了594个柑橘基因的mRNA,这些基因主要参与内质网蛋白加工、内吞作用和苯丙烷生物合成等生物途径。转录组测序发现参与甜橙木质素合成途径的重要基因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在CTV-S45侵染后下调了249倍,在降解组数据中,并未找到CTV的vsiRNA反向互补靶向PAL基因的证据,说明PAL的下调表达可能不是vsiRNA导致的。降解组数据显示来源于CTV-S45基因组18868位置的vsiRNA18868靶向柑橘基因Cs8g05320,Cs8g05320编码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参与植物的抗病过程。RNA连接酶介导的cDNA末端快速扩增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进一步证明vsiRNA18868在1132-1133和1133-1134位点特异性的剪切甜橙基因Cs8g05320的mRNA,此外,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Cs8g05320基因的表达下调了6.77倍,推测CTV利用自身的vsiRNA18868下调Cs8g05320基因的表达,导致甜橙的抗病性降低。
其他文献
越橘栽培遍及世界各地,超过58个国家都在进行越橘栽培生产。中国是越橘的主要贡献国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的16.3%和4.3%。然而土壤盐、碱、干旱等不良条件严重影响越橘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的胁迫响应、形态建成以及次生代谢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越橘WRKY转录因子家成员进行发掘筛选,并对其性质和功能进行了预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学位
西瓜(Citrullus lanatus)作为重要的葫芦科作物,其植株形态和果实特征一直是育种家们关注的目标。西瓜植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如不同的叶片颜色、形态和株型结构等。目前对于西瓜植株形态相关性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遗传及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西瓜叶色后绿和植株节间长度两个性状,通过分离群体和分子标记定位相关基因,并解析它们的分子遗传机制,为西瓜品种选育及简约化栽培
学位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解决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问题的双赢技术。该技术前期紫云英与稻草共存、后期共同翻压还田,与单独还田相比,共同还田的物料构成发生改变。作为创新实践,紫云英与稻草共同还田的相关效应及作用机制缺乏研究。本文依托多年定位试验,结合盆栽和模拟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产量与肥力效应、甲烷排放特征及机制,探索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混合物料的腐解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主要
学位
抗菌肽(AMPs)被视为植物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是一种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物质。从细菌到植物,抗菌肽可以存在于所有形式的生命中。SM-985是从大刍草(Zea mays ssp. mexicana)cDNA文库中分离的阳离子抗菌肽。使用具有不同算法的计算预测服务器来筛选大刍草cDNA文库中的抗菌肽,并且预测结果表明,SM-985具有高概率为抗菌肽。SM-985是一种富含精氨酸的肽,由21个氨基
希金斯刺盘孢(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主要侵染芸苔属、萝卜属和拟南芥等十字花科植物引起炭疽病,在生产上对十字花科蔬菜的品质与产量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希金斯刺盘孢致病相关基因ChODC、ChCDC25和ChPhb1/ChPhb2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分别从多胺代谢、Ras蛋白信号通路以及线粒体功能等方面解析其参与植物病原真菌发育和致病的相关机理。研究主要结果
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真菌,可以感染大约200种昆虫和某些节肢动物,但对哺乳动物没有侵染性。因此,绿僵菌已经被开发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有害昆虫防治资源。本论文利用番茄与植物病原物互作体系,探究了绿僵菌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引起的根结线虫病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潜力。此外,对绿僵菌的生防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1,000多种植物,引起灰霉病(grey mould disease),每年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其巨大的经济影响和科学价值,灰葡萄孢目前也已经成为研究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的重要模式真菌。菌核是灰葡萄孢度过不良环境和繁殖的菌丝体结构,也是灰霉病的重要初侵染来源,抑制菌核的形成将切断灰霉病的病害循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