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及毒性检测本章试验对一株鱼源致病菌进行了16SrDNA的鉴定、6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溶血素和4种胞外酶的定性分析以及对斑马鱼半数致死剂量测定和药敏试验,旨在从毒力基因和外毒素角度评估该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潜在致病性并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提供用药参考。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为蜡样芽孢杆菌,携带与腹泻毒素相关的溶血素BL基因(hblC)、肠毒素T基因(bceT)、细胞毒素K基因(CytK)、多效调控因子(plcR)、非溶血性肠毒素(nheA)5种毒力基因,不含呕吐基因(ces);并且该菌分泌溶血素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尿素酶胞外酶;其对斑马鱼LD50为3.26×108 cfu/mL。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2水环境胁迫因子对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章试验运用半定量PCR方法研究了单因素水环境胁迫因子对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章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水环境胁迫因子对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来评估养殖水环境因子变化对蜡样芽孢杆菌在水产动物致病性变化和水产品安全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梯度25℃-35℃下,温度对CytK和plcR的毒力基因表达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becT、hblC和nheA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P<0.05),除becT在25℃时基因表达量最高外,CytK、plcR、hblC和nheA均在35℃时基因表达量最高;在pH6.0-8.5梯度下,pH对CytK和nheA的毒力基因表达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becT、hblC和plcR有显著差异(P<0.05),除nheA在pH为7.2时基因表达量高外,CytK、becT、plcR和hblC均在pH为8.5时基因表达量高;在亚硝酸钠浓度梯度0.75 mg/L-1.50 mg/L下,亚硝酸钠对5种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5种毒力基因均在浓度为3.00 mg/L时基因表达最高。3水环境胁迫因子对蜡样芽孢杆菌胞外产物活性的影响本章试验采用细菌胞外产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单因素水环境胁迫因子对蜡样芽孢杆菌胞外产物活性的影响,以期从胞外产物角度来评估蜡样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产动物的致病风险。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对5种胞外产物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均在35℃时,胞外产物活性最高;在不同pH对5种胞外产物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除淀粉酶在pH为7.2时活性最高外,其余4种胞外产物均在pH为8.5时活性最高;不同亚硝酸钠浓度下,除淀粉酶浓度为0.75 mg/L时酶活性最高外,亚硝酸钠对4种胞外产物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均在亚硝酸钠浓度为3.00 mg/L时酶活性最高。4水环境胁迫因子共同作用对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和致病性影响本章通过正交试验来探究多水环境胁迫因子协同作用对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表达和胞外产物活性变化以及Bc对斑马鱼致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水环境胁迫因子共同作用对蜡样芽孢杆菌5种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CytK基因表达量最高为第4组(温度:25℃,pH:8.5,亚硝酸盐:1.50 mg/L),becT基因表达量最高为第1组(温度:35℃,pH:8.5,亚硝酸盐:0.75 mg/L),而hblC、plcR、nheA基因表达量最高均为第9组(温度:25℃,pH:6.0,亚硝酸盐:1.50 mg/L);3种水环境胁迫因子对5种胞外产物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酶与淀粉酶活性最高为第1组(温度:35℃,pH:8.5,亚硝酸盐:0.75 mg/L),溶血素酶活性最高为第9组(温度:25℃,pH:6.0,亚硝酸盐:1.50 mg/L),蛋白酶和尿素酶活性最高为第8组(温度:30℃,pH:6.0,亚硝酸盐:1.50 mg/L);影响蜡样芽孢杆菌对斑马鱼致死率的因素强弱顺序为:温度>亚硝酸盐>pH,但各实验组间斑马鱼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死亡率最高组为第9组(温度:25℃,pH:6.0,亚硝酸盐:1.50 mg/L)。蜡样芽孢杆菌对斑马鱼的致死率与毒力基因表达和胞外产物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