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前柱软组织结构损伤患者发病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2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71例,所有患者均术前行X线、MRI检查。按照MRI上显示前纵韧带T2加权像横行高信号(T2T)、T2加权像间盘异常高信号作为急性期颈椎前柱软组织结构可疑损伤标准,具备其中之一即认为前柱软组织损伤具有探查手术指证。手术行前路或前后路手术,探查到可疑损伤节段,并对明确损伤节段予以稳定手术处理。术中明确发现前柱软组织损伤患者42例,记录为损伤组。其余29例为非损伤组。术中所见前纵韧带、间盘损伤情况详细记录。比较损伤组与非损伤组在年龄、受伤因素、颈椎曲度减小、椎前阴影增宽、JOA评分及JOA改善率。结果:损伤组42例。非损伤组29例。其中损伤组男性35人,女性7例。非损伤组男性20人,女性9人。随访3个月-25个月,平均随访18.1个月。损伤组平均年龄48.2岁,非损伤组53.1岁,青年、中年、老年见比例在损伤组分别是16.67%、76.19%、7.14%,非损伤组分别是6.9%、62.07%、31.03%。致伤因素中车祸、摔伤、高处坠落、重物砸伤、其他在损伤组比例17%、38%、19%、21%、5%,非损伤组比例41%、31%、4%、24%、0%。术前颈椎曲度:损伤组(5.07±3.12)mm,非损伤组(5.39±4.22)mm。损伤组中颈椎曲度变直36例,占85.71%。非损伤组19例,占65.5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线椎前阴影增宽:损伤组40例,占95.24%。非损伤组22例,占75.8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组JOA评分从4.67±3.04提高到11.50±4.32,改善率62.35%±17.34%;非损伤组JOA评分从5.02±4.06提高到12.67±4.21,改善率65.96%±19.22%。两组组内术后与术前JOA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病人手术后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两组间前、术后JOA及JOA改善率比较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损伤组伤后神经功能较未损伤组神经功能损伤严重,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无椎前软组织损伤的较差。结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合并前柱软组织损伤发病年龄较为损伤者偏小,颈椎曲度减小可能是前置因素;摔伤、重物砸伤、高处坠落伤为主要致伤因素,伤后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明显;合并前柱软组织损伤的神经损伤较未损伤患者较重,但是及早期手术,神经功能仍可获得一定程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