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叶下珠复方[1]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不断筛选、优化组方而成。全方是以叶下珠为主,佐以绿茶、三七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疏肝健脾理气,解毒活血散瘀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叶下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除了用于治疗由乙肝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外,已有国内外文献报道叶下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1-3]。前期研究已初步证实该复方具有抗肝癌作用。中药青蒿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蒿、黄花蒿,其主要功效为清虚热,解暑,截疟。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夜热早凉,疟疾寒热等病症[4]。中药青蒿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包括:挥发油、倍半萜、黄酮和香豆素[4]。青蒿素(Artemisinin)属于倍半萜内脂类化合物,为中药青蒿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除抗疟作用外,现研究最多的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5-9]。除青蒿素外,中药青蒿中是否存在其它的抗肿瘤成分,青蒿醇提物是从青蒿叶中提取的一种中药提取物。本实验对青蒿醇提物的抗肝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体内实验以H22肝癌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叶下珠复方及青蒿醇提物抗肝癌的作用效果,并探讨了其对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体外实验观察了叶下珠复方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从细胞水平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2研究方法2.1叶下珠复方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2.1.1叶下珠复方对小鼠H22肝癌的体内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叶下珠复方低剂量组,叶下珠复方中剂量组,叶下珠复方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肿瘤接种24h后连续给药8天,末次给药24h后解剖小鼠,测定指标,计算抑瘤率;用ELISA法技术检测叶下珠复方对小鼠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2.1.2叶下珠复方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对照组及叶下珠复方不同剂量组。各实验组加药后,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变化。2.2青蒿醇提物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2.2.1青蒿醇提物的提取及青蒿素含量测定以60%乙醇提取青蒿叶得青蒿醇提物,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2.2.2青蒿醇提物对小鼠H22肝癌的体内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5-FU组,青蒿醇提物低剂量组,青蒿醇提物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肿瘤接种24h后连续给药8天,末次给药24h后解剖小鼠,测定指标,计算抑瘤率;用ELISA法技术检测青蒿醇提物对小鼠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3成果与结论3.1叶下珠复方对小鼠H22肝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该复方可升高荷瘤小鼠体内IL-2含量,降低TNF-α含量,说明叶下珠复方可通过上调IL-2水平、降低TNF-α水平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叶下珠复方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正相关,呈现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说明叶下珠复方的抑瘤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3.2青蒿醇提物对小鼠H22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青蒿醇提物可降低H22肝癌小鼠体内TNF-α含量,说明青蒿醇提物的抗肿瘤作用与下调TNF-α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本研究对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含量非常低,为0.02%,而在青蒿素抗小鼠H22肝癌实验中,青蒿素10mg·kg-1·d-1剂量组已表现出对肝癌无明显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在本研究中,青蒿素不是主要的抗肿瘤成分,除青蒿素外,中药青蒿中可能存在其它的抗肿瘤成分,其具体的抗肿瘤成分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