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MRI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目的:  评估MRI对产前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并初步探讨胎盘植入MRI征象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的临床手术病理资料。所有54例患者均做了盆腔MRI检查及超声检查。检查设备为Philips公司Achieva3.0TTX磁共振成像机,线圈为8通道Sense-XL-Torso相控阵表面线圈,检查序列包括: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2-weightedImaging-TurboSpinEcho,T2WI-TSE),轴位、矢状位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alanceFastFieldEcho,B-FFE),矢状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并精确频率反转恢复技术(T2-weightedImaging-TurboSpinEcho-spectralpresaturation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T2WI-TSE-SPAIR),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Imaging,T1WI)。MR图像传入PASC系统,由两名医师独立阅读MRI图像并达成一致,确定是否出现胎盘植入MRI诊断征象;并进一步测量T2WI上低信号带面积,研究其与胎盘植入类型的相关性;测量胎盘内增粗血管的最大直径,研究其与胎盘植入类型的关系。超声检查仪器为iU22型超声诊断仪,用于评价是否有胎盘植入及胎盘植入类型。将MRI结果、超声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最后比较MRI与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差异。  结果:  1.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前置胎盘发病率为87.0%,具有1次剖宫产病史发生率约61.1%,2次剖宫产病史达16.7%,3次剖宫产病史达1.8%)胎盘植入发病率为64.8%。  2.54例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患者较多出现的MRI征象是T2WI上低信号带(68.5%,37/54),胎盘内信号不均匀(57.4%,31/54);胎盘穿透较多出现的征象为膀胱帐篷征(75%,6/8)。  3.MRI及超声检查胎盘植入的敏感性分别为62.9%及42.7%,特异性为68.4%及89.5%,阳性预测值为78.6%及88.9%,阴性预测值为50%及47.2%,可信度为64.8%及61.1%。  4.不同类型胎盘植入患者T2WI低信号带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4,p=0.001)。  5.不同类型胎盘植入患者胎盘内增粗血管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具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产前需进行影像学评估,特别是MRI检查,以提高疾病检出率。  2.MRI检查提示胎盘植入的可靠的征象包括T2WI上低信号带,胎盘信号不均匀;诊断穿透型胎盘植入的可靠征象为膀胱帐篷征。  3.MRI较超声检查胎盘植入的可信度高,特别是当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后壁时。  4.T2WI上胎盘内低信号带面积越大,胎盘植入深度越深。  5.胎盘内出现增粗扭曲血管,提示胎盘植入可能性大。  第二部分  目的:  应用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研究孕产妇胎盘组织与子宫肌层DWI信号强度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s,ADC)的差别,并寻找合适的b值用于胎盘植入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29例孕产妇(年龄25-41岁,孕周18-39周)行盆腔DWI检查,检查设备为3.0TTX磁共振成像机,线圈为8通道Sense-XL-Torso相控阵表面线圈b值分别为600,800,1000s/mm2。研究不同b值胎盘及子宫肌层DWI信号及ADC值变化特征,比较其在胎盘及子宫肌层间的信号差别。  结果:  1.随着b值的增加,胎盘组织及子宫肌层的DWI信号强度逐渐下降,ADC值亦逐渐下降;弥散图像信噪比降低。  2.当b=600s/mm2时,胎盘组织及子宫肌层两者的DWI信号强度及ADC值均有明显差别;当b=800,1000s/mm2时,胎盘组织及子宫肌层DWI信号强度及ADC值无明显差别。  结论:  当b=600s/mm2时,DWI序列可区分胎盘组织和子宫肌层,可用于胎盘植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寻找判断预后和疗效的生
目的:观察和评估新一代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 Sensar AR40e 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其与硅胶人工晶状体的比较。方法:选择 2002 年 9 月~2003 年 9 月间住院的 49 例(98 眼)白内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十分复杂。目前认为AS,尤其是粥样斑块形成时,血管通常以重塑(remodeling)机制发生代偿性扩张,但代偿性扩张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的:探讨HPRT基因位点突变及彗星试验对宫颈癌放疗的疗效损伤评估作用,研究剂量-效应关系。 方法:取15例宫颈鳞癌放疗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累积剂量为10、20、30、40、50、60Gy
妊娠期糖尿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