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它们参与到企业等主体的社会化管理,参与到民生事业的承揽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国家法制建设、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是由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合并而成的组织,简称个私协会,属于非政府组织,协会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拥有非政府组织的一般共性特征。本文以西湖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以非政府组织理论为切入点,对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在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环境下,西湖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和全国的其他协会一样,已经难以达到建会的初衷,表现出来的问题有会员没有归属感、协会职能不明显、缺乏独立运作的能力等,究其原因主要有协会行政色彩浓厚致使独立性缺乏、社会角色不清晰、人才与资金不足等。而目前行政体制改革带来的政府简政放权、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市场主体更加活跃,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去行政化思维、增强协会筹集和管理资金能力、搭建企业发展服务平台、成为政府监管助手、实施公益服务品牌战略、增强协会自我监督能力等六条路径,让个私协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