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居民劳动报酬率总体上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为转变劳动报酬率长期下降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国家对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作出的重大调整,它将我国分配结构一直偏重的“国富”转向了“民富”,将实现居民收入提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深入研究我国劳动报酬率现状及其原因将为实现提高我国劳动报酬目标提供更为充分的理论前提。本文在对我国现阶段居民劳动报酬率的演变轨迹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收入分配体制、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劳动力市场、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差异等六个层面对造成我国劳动报酬率长期下降因素进行细致论述。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对提高我国劳动报酬率对策建议的深入探究,从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角度提出提高我国劳动报酬率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