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胍基侧臂的2,2’-联吡啶基铜、锌配合物对金属核酸酶的模拟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胍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精氨酸残基的一部分,在具有生物活性的肽和蛋白质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胍基上的氮原子和氢原子多,且在生理pH介质中就能完全质子化,形成带正电荷的基团,因此容易通过氢键或静电作用在配基与受体或酶与底物之间形成特殊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对磷酸酯、羧酸酯等有高度的亲和性。由于胍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分子识别及配位能力,因此在生物学上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合成模拟酶方面。本论文在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修饰2,2-联吡啶和1,10-邻菲咯啉的侧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胍基功能团的Cu(II)、Zn(II)金属核酸酶模型配合物,对酶的金属中心及其周围的部分功能氨基酸残基进行模拟。主要的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本部分工作主要对间位修饰的联吡啶铜配合物1、2和Cu(bpy)Cl2的金属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用pH电位滴定表征了配合物2在溶液中的物种分布;热变性实验结果显示这些配合物对CT-DNA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未加入任何还原剂条件下,断裂pBR322DNA研究显示配合物2和1的核酸酶活性均比未进行任何修饰的简单类似物[Cu(bpy)Cl2]2+高,其饱和动力学常数(Kcat和KM)分别为4.42h-1和7.46×10-5M(2),以及4.21b-1和1.07×10-4M(1),说明带正电荷的基团有利于催化DNA的断裂;自由基淬灭实验和T4连接酶实验证明配合物2是通过水解机理断裂DNA。配合物2的高活性可归因于,其活性中心与两个侧臂带正电荷基团之间的距离与DNA链上的磷酸酯骨架相匹配,两端胍基与中心Cu-OH活性部分对核酸中不同磷酸酯的协同作用加速了DNA断裂。通过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NBT法测定了模拟物的SOD活性,结果显示,胍基修饰侧臂的铜配合物具有相对高自的SOD活性。高活性主要归因于带正电荷的胍基功能团,主要起到以下几个作用:(1)对Cu(II)的电荷补偿作用,使得其氧化还原电势提高;(2)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吸引O2-使其富集在活性中心周围。 2.本部分工作主要邻位修饰胍基功能团的联吡啶铜配合物3进行核酸酶活性研究。通过与第三章的Cu(II)配合物2及其Cu(bpy)Cl2进行对比,进一步考察功能基团的位置、位阻效应等因素对配合物的金属酶活性的影响。考察了配合物对DNA模型物BNPP的磷酸酯水解效果,配合物3和2催化BNPP水解的二级速率常数kcat分别是8.91×10-5和5.73×10-5,与未经修饰的简单对照物Cu(bpy)Cl2相比,它们的反应速率分别提高了将近360和230倍。通过CD光谱和热变性实验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力,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大小为次序为:2>3>Cu(bpy)Cl2。研究了配合物对DNA的氧化断裂作用,发现在还原剂的存在下,配合物3、2能在低浓度短时间内有效断裂DNA,动力学参数表明它们的DNA切割活性大小为2>3>Cu(bpy)Cl2,与作用力大小顺序基本一致。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研究了DNA的氧化断裂机理,结果表明HO-、H2O2和1O2均参与了对DNA的切割,其中H2O2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通过内切酶抑制实验,研究了配合物跟DNA结合的序列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3、2能选择性的与富含A、T的碱基序列结合。 3.为了更好地模拟天然核酸酶活性中心的Zn(II)离子,对邻、间位修饰胍基功能团的2,2-联吡啶的锌配合物进行金属酶活性研究。研究了该系列的配合物的磷酸二酯水解活性,考察功能基团的位置、位阻效应等因素对配合物的金属酶活性的影响,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带正电荷胍基基团的配合物有利于催化BNPP的断裂,其催化速率常数比配合物[Zn(bpy)CL2]2+要高300-600倍。而且发现BNPP水解活性跟胍基功能团与金属活性中心的位置有关,即距离越近,活性越高,近距离的胍基上能与底物形成更多更牢的氢键作用,使底物更稳定的固定在活性中。通过紫外滴定和CD光谱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力,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大小为次序为:4>5>Zn(bpy)Cl2。并通过它们对pBR322DNA切割作用来研究其核酸酶活性,活性大小为4>5>Znq(bpy)Cl2,与作用力大小顺序基本一致。通过内切酶抑制实验,研究配合物跟DNA结合的序列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4、5能选择性的与富含A、T的碱基序列结合。 4.对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甲基进行修饰,引入胍基功能团,设计合成了含胍基的菲咯啉衍生物(L4),及其铜配合物[Cu(L4)Cl2](ClO4)2-4H2O-CH3OH(6)和锌配合物[Zn(L4)Cl2](ClO4)2·2H2O(7)。研究了铜配合物6对DNA的氧化断裂作用,发现在还原剂的存在下,能在低浓度短时间内有效断裂DNA;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研究了DNA的氧化断裂机理,结果表明HO-、H2O2和1O2均参与了对DNA的切割,其中H2O2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通过Fenton机理产生的活性氧物种来断裂DNA。锌配合物7在少量过氧化氢存在下,也能非常有效的切割DNA。内切酶抑制实验研究表明,配合物6和7都选择性的与富含A、T的碱基序列结合。这两个配合物的BNPP水解效果,与邻位的联吡啶配合物在数量级上均相差不大,说明胍基修饰的菲咯啉和联吡啶在结构上比较类似。
其他文献
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较高的灵敏度、快速的分析速度、简单的仪器设备、较低的检测成本、并且易于实现微型化等优点,在化学、生物、食品、医药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电催化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新型材料。纳米材料的引入,使得电化学传感器进入更高级阶段的研究。此外,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也可以显著改善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如提高灵
荧光探针以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成本低等众多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当今科研领域很受欢迎,也在离子、分子识别等方面有特别广泛的应用。香豆素具有光稳定性较好、Stokes位移较大、荧光量子产率较高等优点作为一种荧光团被大家熟知。谷胱甘肽(GSH)是哺乳动物和原核细胞中常见的一种细胞内硫醇,而且是含量最高的生物硫醇(大约在1-10 mM,半胱氨酸:30-200μM,高半胱氨酸:5-15μM)。谷胱甘肽在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是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一定的电压,使电极反应物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激发态,激发态返回到基态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的一种发光现象
近年来,由于现有耐高低温胶粘剂不能满足常温快速固化的要求,而现有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耐高低温性能较差,折光率比较低,因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研制具有耐高低温、高折光率、能
三网融合、“台网互动”早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电视行业发展趋势,许多在线视频网站应用而生,不少在线视频网站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内容营销的这个时代,如何改变产业链结构,
近年来,结晶/结晶聚合物共混体系因其丰富的形态结构与复杂的结晶动力学而备受学者们关注。本文选用了熔体相容聚乳酸/聚甲醛(PLLA/POM)共混体系,对其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文以亚锗基卡宾与甲醛和丙酮,二氯亚锗基卡宾与甲醛和乙醛,二甲基亚锗基卡宾与甲醛和丙酮的环加成反应;亚锗基卡宾及其取代物、亚硅基卡宾及其取代物分别与环氧乙烷和环硫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