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BK1(别名T2K,NAK)是非经典IκB激酶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诸多生物学功能,其中包括参与炎性反应、细胞凋亡和先天免疫等,也是治疗诸多疾病(神经性炎症、自身免疫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控制病毒性感染的潜在药物治疗靶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BK1是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上的核心蛋白,在调控先天抗病原微生物免疫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关于该基因是否在鸡先天免疫中发挥作用,怎样作用还未有报道。为此,本试验以鸡TBK1为目标基因,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对鸡TBK1基因进行了克隆;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鸡TBK1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选用SPF鸡进行了机体ALV-J攻毒试验,检测机体在抵御病毒过程中鸡TBK1的表达量变化;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细胞模型,进行细胞ALV-J刺激和polyI:C转染试验,检测了细胞在病毒入侵过程中鸡TBK1的表达量变化。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鸡TBK1基因的CDS区全长为2190bp,编码729个氨基酸;鸡TBK1基因与其他鸟类和哺乳类的同源性均较高,在85%以上,在进化上相对保守;鸡TBK1具有两个保守结构域(激酶结构域和泛素样结构域),位于该蛋白的氮端,且激酶结构域具有两个重要的位点,ATP结合位点和第172为的丝氨酸位点。(2)鸡TBK1基因在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免疫组织(脾、胸腺、法氏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3)与对照组相比,SPF鸡机体ALV-J攻毒组鸡TBK1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脾脏、胸腺、法氏囊中显著上升(P<0.05或P<0.01);ALV-J和polyI:C刺激的鸡胚成纤维细胞组鸡TBK1基因的mRNA表达量也显著上升(P<0.01);以上结果说明TBKl参与鸡机体以及鸡细胞的抗病毒反应。(4) ALV-J和polyI:C刺激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IRF3、IFNβ和IFNα的表达量的显著上升(P<0.01);与阴性对照(NC)相比,鸡TBK1基因干扰细胞组的IRF3、IFNβ和IFNα的表达量受到了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上述结果说明TBK1正调控IRF3、IFNβ和IFN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