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中的阿拉伯因素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p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著名小说《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地位。400年以来,《堂吉诃德》通过多种文字被介绍到世界各国,已名符其实地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巨著。诺贝尔文学院等机构也评选《堂吉诃德》为世界最佳小说,这更说明了这部名著在世人心中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反映西方优秀文化思想的经典名著,却与灿烂的东方文化之瑰宝-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甚至认为,“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就是以一本阿拉伯语的小说为蓝本的”。因此,本论文选题对于阐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渗透来说,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欧洲中世纪初期恰逢其思想文化的黑暗时代。在这一时期,经济停滞,社会动荡,古希腊罗马文化日渐衰落,欧洲文明似乎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然而与此同时,东方文化的发展却进入了繁盛时期。穆罕默德于7世纪创立的伊斯兰教,在短短几世纪内不断向各地传播,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随之诞生,在吸收各种外来文明的同时不断发展。   随着阿拉伯人进入西班牙和西西里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也相继传入欧洲,并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通过大量的翻译活动保留并传承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并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逐渐将各种优秀文化思想引入欧洲,在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的700年间,西班牙已成为世界各种文化的繁荣荟萃之地。其次,欧洲基督教国家对伊斯兰国家发起的十字军东征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标志。中世纪欧洲著名的骑士文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盛发展起来的,它是基督徒与穆斯林相遇而结出的果实。我们也可以说,骑士文学是十字军东侵后骑士把东方文化带回欧洲的结果。   通过上述史实不难看出,欧洲中世纪文化的发展进程之所以能够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其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给欧洲带来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对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承并将其重新引入欧洲,以及后来欧洲各地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功不可没。而对这部反映欧洲中世纪灿烂文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中阿拉伯因素的系统分析,为我们阐释中世纪东西方文化融合及其影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基于同样目的,一些东西方学者曾先后对欧洲中世纪的部分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同时代的阿拉伯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以试图找寻东西方文化交融及相互影响的有力证据。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也从某些角度证明了这种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存在。然而,对于这部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欧洲经典名著《堂吉诃德》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渊源却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归纳和研究。事实上,仅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便可以看出,二者间的渊源颇深,其程度不亚于学者们在其它中世纪文学作品比较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渊源。有鉴于此,本文选择同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却未见有人系统地进行过阿拉伯因素探究的《堂吉诃德》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目的在于寻找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再添新的有力证据,并为中世纪东西方文学文化渊源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本论文将通过对名著《堂吉诃德》的内容、写作手法、寓意以及作者生活环境、背景、写作目的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具体例证的对比和分析,系统阐述该作品中所渗透出的种种阿拉伯因素,力图阐明《堂吉诃德》与阿拉伯文学文化的渊源。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目前我国双语教育中由师资短缺问题而引发的双语师资培训课题。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需要大量具有国际思维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专
在外语学习中,写作被认为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认知活动。在我国,英语写作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难点。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做了大量的尝试,然而收效甚微。文秋
文化缺省作为由中国学者首创的一种翻译的文化研究概念,在国际翻译学界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但是,随着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不断繁荣,这一关注译文连贯和读者接受的理论正不断引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