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园区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逐渐形成的一种开发方式和新型组织形式。现代林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竹现代林业园区作为浙江省现代林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途径,对提升竹产业发展、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浙江省竹产业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参与式快速评估(participatory rapid appraisal,简称PRA)与参与式技术发展方法(participatory technonlogy development,简称PTD),分析浙江省安吉、遂昌和庆元3个县17个毛竹现代林业园区林农特征和生产经营现状,结合园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毛竹林覆盖经营技术的实证分析,研究毛竹现代林业园区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林业生产技术的参与式发展,为浙江省现代林业园区的组织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对林农特征与生产经营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林农兼业特征明显,大量农村劳动力从林地经营转为产业工人(占90%以上)或从事农家乐等服务业,农户的收入以竹林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年总收入60%以上)为主、多种林业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居村人口少,林农老龄化程度严重,传统自给型生产方式逐渐向多种生产经营选择和帮工(占10%以上)、雇工(占80%以上)等方式转变。对安吉县8个毛竹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参与式调查,结果表明,合作社均依法成立,统一管理,林权入股,按交易量(额)分红(占90%以上)。生产经营中,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将分散农户的农产品集中后,统一销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品,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实现了林业的标准化生产。毛竹现代林业园区以政府、企业、农户为运行主体。针对目前浙江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实际水平,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实现毛竹现代林业园区投资社会化、市场化;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围绕最佳服务方式,构建“首席专家—林技指导员—责任林技员(科技特派员)”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利用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通过建立专家指导联系点、共建高校毕业实习基地、联合开展科研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不断提升毛竹现代林业综合园区的创新能力,使浙江省现代林业园区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