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正在全面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积极推进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然而就我国目前的装配式结构推广情况看,现有的大部分梁柱节点构造复杂、现场临时钢管支撑用量大,严重阻碍了其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为加快推进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进程,研发适应我国国情,构造简单高效、施工可行高的新型连接节点迫在眉睫。本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装配式建筑关键节点连接高效施工及验收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YFC0701703),总结现有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存在的不足之处,综合考虑生产、施工、受力性能等因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该新型节点借鉴了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连接形式,继承了钢结构框架安装工艺安全可靠、简单高效的优势,组合了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经济性,而且可参照钢结构框架节点控制塑性铰位置的做法实现延性设计,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初步探索了该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构造及构件制作方法,从类型选择和塑性铰控制两个角度解释了节点的设计思路,从构件制作与施工方法的角度分析了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优势;对于采用此新型梁柱节点的多高层装配式组合框架结构,本文给出了标准的现场施工安装过程,以指导实际工程。(2)本文设计并制作了六个足尺节点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三个边节点试件和三个中节点试件,分为普通节点、梁端翼缘设置狗骨的削弱型节点和梁端腹板开洞的削弱型节点三类。基于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屈服强度、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关键的受力性能指标,研究表明: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可参照钢结构框架节点控制塑性铰外移的做法,通过削弱梁翼缘准确控制塑性铰的位置,利用延性较好的钢材进行耗能,节点滞回曲线呈饱满的梭形,承载力稳定且耗能能力强,有效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了延性设计的目的。但通过对梁腹板开孔无法将塑性铰控制在钢接头中,其受力性能和普通节点无明显差别,延性及耗能能力较差。(3)通过有限元分析平台OpenSees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建模分析,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新型梁柱节点进行参数化分析,为节点构造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对新型预制组合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构件制作、施工方法及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为该新型节点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