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及其实现路径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新闻工作者在网络社会中,扮演着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它是网络活动中新闻事实与网民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桥梁纽带。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是根据网络新闻工作者特定的身份地位以及伦理关系从而行成的角色权责定位、伦理期待以及道德行为规范。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新闻出现了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道德失范现象。这都是由于新闻工作者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存在着角色异化、角色冲突、角色伦理缺失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面对网络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角色伦理困境及道德失范问题,亟待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建设的研究。本文从角色伦理的视角,运用伦理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揭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权责定位、伦理期待以及道德行为规范;分析当前我国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伦理困境及其成因;最后提出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的实现路径。旨在为当前我国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扮演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途径,为营造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的良好环境有所裨益。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三部分论述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及其实现路径。第一部分,从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的理论阐述出发,探讨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内涵以及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伦理,从而明确其角色的伦理定位和伦理期待。通过对网络新闻工作者的概念界定,分析网络新闻工作者与受众、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伦理关系,揭示网络新闻工作者不但具有采访报道权以及舆论监督权,而且还要承担通过网络新闻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伦理责任和道德义务。明确网络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客观公正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的角色伦理期待以及道德行为规范。第二部分,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指出了当前我国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冲突、角色异化、角色混淆和角色道德失范的伦理困境,以及网络社会出现的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冲突、角色异化、角色混淆、角色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同时分析了其伦理困境和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缺失、网络和网站权责不到位、网络新闻媒体角色伦理监管不到位、网络社会缺乏角色伦理氛围。第三部分,从角色伦理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的实现路径。一是要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伦理教育,即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伦理认知,引导新闻工作者建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强化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伦理责任,激发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道德自觉,培养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伦理精神。二是要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的内外调控机制和道德行为规范。三是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和网站的管理,即要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的培训,建立网络新闻媒体的监管制度,健全网络和网站的责任制。四是营建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伦理文化氛围。只有加强网络工作者角色伦理建设,提高网络新闻工作者角色伦理意识和责任感,才能使网络新闻工作者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报道真实的新闻信息,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发扬正义廉洁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引导网民乃至整个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其他文献
传统汉字造型手法是人们长久以来根据汉字的思维特质和审美特质而创造出的一种设计语言,将它运用到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既能有效丰富设计素材,又能增强设计的文化底蕴,有着极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崭新的,重大的时代课题,既
柏格森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著名的生命美学家,他的生命美学在西方美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生命、艺术、直觉的重视,是其美学的主要精神。二十世纪初期,由于他
“战国策派”是近些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不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从民族国家视角切入,来探讨战国策派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而有关战国策派美学思想的探讨几乎是空白
对柏拉图而言,人的灵魂或心灵就像人的肉体眼睛,能够“看见”肉眼所不可能看见的特殊形相,即抽象的理念。他把人的灵魂的认识功能,比喻为“视觉功能”。当灵魂之眼看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