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D.塞林格作品中的佛教因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cz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由释迦牟尼初创于印度,自此之后历经数次变革,后传入中国,得以发扬光大,并相继传入日本、东南亚等地,所到之处,佛教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的义理主要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从一个角度阐释了人生痛苦的存在、原因、消亡以及消亡的道路。至19世纪,佛教传入欧美,并开始影响西方文化。到20世纪,佛教对美国文化的影响逐渐深入了起来,美国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如加里·施耐德、杰克·凯鲁亚克等的作品和哲学思想都深受佛教影响。杰罗姆·戴维德·塞林格是美国二十世纪中期的重要作家,自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塞林格与佛教的接触逐渐地多了起来。在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大获成功之后,他选择了居住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乡间,过起了隐居生活。同时佛教的影响也在他的生活和作品中得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其作品结构松散,注重对片断时间的着重叙述,风格独特;塞林格在其作品中成功地刻画了年轻一代的心理苦闷,取得了几代读者的共鸣。国外研究者对塞林格与佛教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比如Gerald Rosen著有Zen inthe Art of J.D.Salinger,对塞林格作品中的禅,尤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的佛教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剖析。但是国外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或侧重于一两部作品,往往对于塞林格的作品中的佛教论述得不够全面。尽管塞林格在美国的名声很大,对年轻人的影响也是其他作家无可比拟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直到80年代才开始翻译和介绍塞林格的作品。并且到现在为止,也仅有几部作品有中文译本。所以对塞林格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对其研究也比较少,尤其是对于其作品中的佛教因素,更是很少有人触及。正确的解读佛教对塞林格的影响,对于理解其作品中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理解其作品的深刻寓意,理解塞林格本人及其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从佛教的四圣谛以及其他一些佛教理念对在塞林格作品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力求全面研究佛教对塞林格作品的影响。首先,佛教的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是指,人生是苦难的,苦难分为身体层面上的和精神层面上的。人的苦难是有根源的,是由人类无穷无尽的私欲,不愿意去接受世界的变化引起的。塞林格在其作品中将磨难与痛苦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格拉斯家族故事中的西摩小的时候是一个神童,但是成年之后却遇到了塞林格没有在作品中言明的苦难。西摩在战争中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在精神上又无法与他周围的人形成充分的沟通,无法使自己适应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变化,最终导致自杀,这是佛教的集谛的体现。塞林格有关格拉斯家族的其他作品中也充满了对于人生的苦难的描写。人生解脱之前的苦难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文中体现的最明显。霍尔顿·考菲尔德自从离开学校,就开始了一段苦难的流浪。这种苦难不仅体现在他身体上受的折磨上,同时也体现在他在感情上的纠缠,以及对家人的复杂感情上。由于霍尔顿一直不愿意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从而妄想保持童年的世界,因此理想与现实世界的偏差一直让他耿耿于怀,最终霍尔顿能够放弃自己的固执而接受世界的变化,得到解脱。这个故事与释迦牟尼寻求精神解脱的故事具有同样的故事框架,在某种程度上霍尔顿的经历也与释迦牟尼有相似之处。塞林格的这部小说是对两个短篇小说的改写,通过加入佛教的思想,塞林格将两个意义不明确的短篇改造成寓意深刻的、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文学著作。其次,佛教四圣谛的后二谛是指人类的苦难是有结束的,以及结束苦难的方式只有通过八正道,通过正确的言行和才能达到。在塞林格笔下,弗兰尼一直在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塞林格将弗兰尼塑造成与她物质主义的男友处处不同的角色,并且对于通过祈祷的方式来追求内心的平静产生了兴趣(与佛教净土宗的修行方式类似)。在故事《弗兰尼》结束的时候,她已经在身体力行这种修行了。但是到了《卓伊》,弗兰尼却遇到了更大的精神危机。通过努力,卓伊使弗兰尼明白,她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够明白欲望是导致她精神痛苦的根本原因,而超脱才是获得精神上解脱的唯一的途径。通过说服弗兰尼放弃自己对于周围的人的苛责,放弃自己对于世界的偏颇的看法,卓伊最终能够让他的妹妹恢复平静。塞林格也成功地将弗兰尼兄妹的经历与佛教的灭谛与道谛结合在一起。再次,在塞林格笔下,几个似佛的智慧主角也经常引用很多的佛教的概念。比如,塞林格在作品中多次提到轮回与重生,并且恰恰由于对轮回的深刻理解,才使得特迪和西摩等人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从容面对。塞林格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理念是空。特迪曾经有过一段对于所有存在皆是空的冥想。正因为一切皆空,所以引伸出当前的事物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于现在,过去和未来都无足轻重。塞林格的多部作品都集中描写现在,或者一小段短暂的时间,而对过去和未来少有触及。佛性是佛教的特殊理念,认为一切人和物皆有成为佛的可能。特迪和卓伊都认识到所有人皆有佛性。并用此来修正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塞林格通过这些任务完成了对一些重要的佛教概念的传达。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塞林格的作品中,佛教的影响处处可见。首先,佛教决定了某些故事的结构。出于对释迦牟尼觉醒的故事架构的模仿,霍尔顿也是在经历了种种的苦难之后才能够觉悟。而弗兰尼对解脱的追求必须经过对佛教理念的正确理解之后才能达到。其次,塞林格笔下的很多人物的塑造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年轻时的西摩,特迪等,都是作为佛的化身而存在的。霍尔顿也是作为求解脱过程中的释迦牟尼的一个镜像而存在的。再次,佛教的义理和概念也经常成为塞林格作品中人物谈论的话题和人物解脱的途径。总之,佛教对于塞林格的作品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入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佛教思想成为塞林格作品背后的理论支撑,并将塞林格作品的精神意义得以提升,人物塑造得以更加生动,并因此提升了作品的影响力。因此,对于佛教义理的详细研究与了解对于正确的理解塞林格的作品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本文考察了后现代主义和网络恶搞文化的关系,认为网络恶搞文化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产生的文化,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这种后现代性成为了它的文化品质,并与网络去中心化的媒
本文以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以泰国春府公立东方中学200多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探究泰国学生在初级阶段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偏误及其原因,并且提出一些相
配气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配气机构的好坏对内燃机的性能指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配气凸轮是决定配气机构工作性能的关键零件,如何设计和加工出具有合理型线的凸轮是整
目前,毒品成瘾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巨大的社会和健康问题。毒品成瘾是由滥用毒品与大脑奖赏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主要表现为强迫性用药症状和持续性渴求状态
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是实现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场景往往是错综复杂、变化较大的,实现具有准确性、实时性和鲁棒性的运动目
在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突出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有效化解资源与环境危机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几个方面建设的基础
随着语法化理论的引进,有关汉语介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从汉语史的角度对介词进行系统研究的还不多见,将方所介词作为研究对象的几乎没有。他们或是将它视作介词
<正>放眼全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大发展,石油石化企业陷入搬与不搬尴尬境地的不是个案。将视线从上海浦东新区高桥镇挪开,放眼全国,我国有不少石油石化企业如高桥石化般陷入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而重要的实践工具,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快速推广。循环经济产业链作为新生事物,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大都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并经过多种复杂的地形,因此,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也较多,如何针对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