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M/BESS接入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网中新能源占比日益提高。风电等新能源相比于常规机组,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大规模并网必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易出现次同步振荡(SSO)现象,等效转动惯量小,电压调节能力有限等,在频率、电压大幅波动情况下存在脱网风险,局部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有限,易发生“弃风弃光”。FACTS装置与储能结合可扩大运行范围、提高性能,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电能调节。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相结合,采用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解耦控制,可实现无功和有功的独立调节,从而扩大运行范围、提高性能,使输电更为柔性化。
  (1)为抑制风火联运系统产生的多模态次同步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TCOM/BESS的抑制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值分析法得到参与矩阵,根据STATCOM/BESS控制参数在各振荡模态下对应的参与因子,探究各控制参数在对各个振荡模态的影响当中所占比重;其次,利用STATCOM/BESS的电流解耦能力,在电流内环控制回路附加改进自抗扰(ADRC)阻尼控制器抑制多模态振荡,并采用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时域仿真验证可见,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风火能源联运系统的SSO问题,且具有速度快、适应性强的优点。
  (2)为解决风电并网系统在频率波动时缺乏足够的频率支撑能力,在风电机组主控引入虚拟同步发电机(VSG)算法,采用STATCOM/BESS为风电机组的旋转动能提供能量来源以强化系统的虚拟惯性。根据频率偏差与频率变化率,在考虑BESS荷电状态的情况下,调整STATCOM/BESS工作模式,以实现虚拟转动惯量的自适应变化。通过对风机VSG构造的小信号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了虚拟转动惯量的整定原则,进一步给出了BESS容量配置的合理范围,并结合经济性说明BESS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法。仿真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下垂控制与传统VSG控制,对频率支撑的效果更好,且为风机并网点电压提供可靠的补偿,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针对风电并网系统运行中负荷突变等引起的频率波动和并网点电压的骤升/骤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ATCOM/BESS的频率与电压智能联调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为三层。首先,在实时监测层,基于风速分区与模糊控制判断风机的调频能力、系统有功需求及无功需求;其次,在动态决策层,综合考虑惯性常数和并网点电压,结合风机无功可调范围,动态优化有功、无功分配策略;最后,在执行控制层,风电机组与STATCOM/BESS对功率指令进行控制执行,STATCOM/BESS强化虚拟惯性时,考虑BESS荷电状态(SOC),基于SOC反馈动态调整其工作模式,控制结束后将相关参数及时反馈。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可知,该方法可对频率提供有效支撑,且能够为风机并网点电压提供可靠的无功补偿,有效提高系统的频率与电压支撑能力。
其他文献
直流微电网具有线路损耗小、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高等优势,且不存在频率、相位同步等复杂的稳定性问题,但由于系统惯性小,其直流母线电压易受间歇性新能源及负荷波动的影响而发生突变。端口换流器采用虚拟电容控制,使其模拟电容充放电特性,能够为直流微网提供惯性支撑,改善电能质量,即在控制层面为该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且虚拟电容值大小可调,更增强了该控制方法的灵活可控性。但系统采用该控制策略时,虚拟电容的灵活调节
学位
随着分布式电源及直流负荷容量的快速增长,直流配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和直流负荷的理想接入方式受到广泛关注。直流变压器作为直流配电网的关键接口设备,具有电气隔离、电压控制灵活等技术特点。在众多DC-DC拓扑中,双有源桥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因功率密度高、能量双向传输、调节速度快等优势成为直流变压器最适用拓扑。直流母线电压相对稳定,而新能源及储能设备出口电压可能波动较大,不
随着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在电力线载波领域的实用化,电力线载波通信这一传统的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再一次受到广泛的关注,有望成为智能电网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城市配电网中广泛采用的中压地埋电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信道模型,并分析了其信道特性。  首先,介绍了典型中压地埋电缆的结构与相关参数,为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基础参数。  其次,将多导体传输线模型与回路分析相结合,通过改进模态分
近年来,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微网接入配电网,传统配电网出现潮流由单向流动变为双向、线路容量不能满足要求、运营控制策略无法适应新环境,为此,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应运而生。分布式能源出力的强间歇性以及大量EV无序充电对ADN的优化调度带来新的挑战。同时ADN系统中的利益主体都有追求
直流配电网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提高新能源渗透率、增强系统可控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由此成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新方向。然而,网内众多的直流端通过电力电子换流器并网,接入的几乎无惯量和阻尼的电力电子设备给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与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分布式能源、负荷频繁投切、大电网扰动等引起的瞬时功率波动,均会对直流电压的质量及其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引入虚拟直流电机控制来提高直流电压质量。为了使各直流端
开发清洁能源刻不容缓,而我国地府辽阔,势必带来风电远距离大容量输送问题。而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并网具有发展前景。电力系统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发展的同时,使得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交互作用及稳定判据主要从3个层面展开研究。  第一层面以惯性角度研究,本文以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为例,推导换流器件的惯性表达式并解释其惯性的物理意义,同时将其与电力系统的传统惯性
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电能传输与分配、电压变换的枢纽作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发现潜在故障、减少并预防变压器故障发生对提高电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分析(DGA)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能够反映变压器工作状态和特征气体之间的映射关系,能够准确及时地诊断出变压器内的各种故障类型,是变压器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本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大量大容量风电机组不断并入电网运行,给电网的可靠持续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精准的风功率预测和最优消纳风电调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迅速发展,然而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网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年利用小时数偏低、弃风量大等情况不仅导致风电产业经济效益降低,还严重影响了风电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已有的风功率预测手段最大的问题是预测精度不够。原因一是模型深度问题,二是训练样本的规模
随着传统能源短缺、新能源规模并网,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于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都使得电网面临困境。储能所具有的快速响应、双向出力和精准控制等自身独特优势能够有效的缓解电网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储能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电力系统辅助服务、跨区域输配电、分布式能源及微网和用户侧等多个方面,并且都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广,储能产业的研究发展多了一层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储能产业领
学位
在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来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电力是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其中风电以其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优势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首要选择,且随着并网技术的日渐成熟,风力发电正逐渐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并网容量增加与电网接纳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本文以高比例风电并入送端电网为背景,利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将风电的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