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并希望及早发现身体内潜在的疾病,防患于未然。柔性可穿戴式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及穿戴简便舒适等特点,可对人体生理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连续监测,从而实现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因此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柔性可穿戴式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为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柔性应力传感器因制备工艺简单、柔性可拉伸、贴敷性好以及探测信号丰富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人体生理信号的实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低成本/低功耗可穿戴式无创生命信息监测芯片的研制”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并希望及早发现身体内潜在的疾病,防患于未然。柔性可穿戴式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及穿戴简便舒适等特点,可对人体生理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连续监测,从而实现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因此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柔性可穿戴式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为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其中,柔性应力传感器因制备工艺简单、柔性可拉伸、贴敷性好以及探测信号丰富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人体生理信号的实时采集。然而,现有的柔性应力传感器仍存在应力探测灵敏度低和应力探测范围小等不足,从而限制其应用和发展。本论文提出采用热塑性弹性绝缘材料作为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基底材料,创新性地在基底材料内部掺入高导电性AgNFs以及低导电性的层状MoS2纳米片,从而成功研制出超高灵敏度的MoS2柔性应力传感器,并实现了人体多种生理信号地实时动态检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论文提出采用SEBS作为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基底材料,利用低成本的溶液法制备出厚度仅为25μm的柔性薄膜基底。提出在基底中掺杂AgNFs和MoS2纳米片两种不同纳米材料,成功研制出高灵敏度、宽应力探测范围的MoS2柔性应力传感器。深入探究了掺杂AgNFs和MoS2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仅掺杂AgNFs时,薄膜内部形成AgNFs导电网络,呈现出金属态特性,在施加一定应力时,因导电网络内部的AgNFs紧密相连而不易断开,灵敏度仅为2.5。当同时掺杂AgNFs和MoS2两种纳米材料时,内部的AgNFs高导电网络中包含低导电性的MoS2纳米薄片,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与之相连的AgNFs导电通路出现明显的断裂现象,导电性能发生极大的降低。优化结果表明,AgNFs与MoS2质量比约为1:2000时,在10%的应力范围内,其灵敏度达至最高3300,较之于未掺杂MoS2器件灵敏度提高了1000多倍。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当应力逐渐增加,器件将出现由金属态到绝缘态的突变现象,当撤销外力又将从绝缘态恢复到金属态,并在超过两小时的连续拉伸与释放测试中保持性能稳定。多参数人体信号的实时检测与融合对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将该MoS2柔性应力传感器贴敷在受试者皮肤表面,成功实现了脉搏、语音、呼吸、肢体运动等多种人体生理信号的实时检测。进一步地,我们尝试以该器件为基础,通过脉搏信号及心电信号同步检测方法提取出人体血压信号。我们成功开发出可穿戴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其中包括基于AD8232芯片的信号采集模拟电路和基于STM32芯片的信号处理数字电路,成功实现了心电信号的实时检测,为研发可穿戴血压信号采集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中叶发现以来,二茂铁因其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和优异的氧化还原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围绕二茂铁合成了一系列二茂铁衍生物,包括含二茂铁的超支化聚合物和二茂铁功能化异双金属配合物,针对所得材料的特性分别开展了其在锂离子电池、环境处理和电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二茂铁修饰的二碘代芴和炔基功能化三苯胺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含二茂铁侧链修饰的超支化聚合物P-Fc FTEPA,并对其结
太赫兹波通常是指位于0.1-10 THz频段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频率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医学成像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现有成像技术相比,太赫兹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它的非电离辐射特性和X-ray成像技术相比,对于医护人员和检查者都是安全无损的,同时也可实现非接触测量;和超声检测技术相比,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分辨率更高(100μm),可以更加清晰的判断病变组织
恶性肿瘤(又称癌症),由于其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成为了近年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及导致死亡的重要要因素。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肿瘤的分期状态又与人体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密切相关。肿瘤标志物是指在癌细胞中特征存在的,或由癌细胞异常而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应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是能够反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单碱基突变(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SNV)是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因此,开发性能优越的SNV检测技术一直是核酸生物技术的重点。沃森-克里克杂交规则是核酸检测技术运作的基本原则。目前,已经有大量基于杂交特异性识别SNV的方法被开发,如基于单杂交探针、分子信标和二元探针等。然而,以上基于杂交的SNV识别方法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这些方法大多只能对一整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安全事故不断频发,尽管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安全设备、技术管理等“硬件”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仍未遏制其增长趋势。相关研究表明,96%的安全事故都是由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氛围对减少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提高企业安全绩效等均有积极显著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氛围为切入点,通过引入安全态度、安全能力这两个中介变量,来探讨安全氛围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
为了灭活水中的微生物病原体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消毒是饮用水处理工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广泛用于污水、游泳池水等水处理过程。然而,消毒剂会与水体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许多具有毒性效应的消毒副产物(DBPs)。因此,DBPs的生成控制和去除对降低人体暴露风险及受纳水体中不良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DBP控制手段对不同类型的DBPs控制效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明晰不同D
随着轨道交通系统与铁路系统的发展,安全性必须处于首要考虑地位,钢轨探伤则是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必要环节。当前我国钢轨探伤基于传统的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钢轨轨底区域存在探伤盲区,容易造成漏探、误判。而超声导波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距离长、全截面检测、检测效率高等优势,特别适用于细长型构件的检测,若能将其应用于钢轨探伤中,对保障铁路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以及提高基础设施检测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
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经相继出台40余条扩大金融开放的措施。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金融业开放措施的按时落地。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正在有序、加速地进行。自2017年放开外资银行跨境混业经营的监管以来,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出现爆发性增长,截至2018年,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4.42万亿元。在外资银行进入限制不断放开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外资银行发挥作用的因素,验证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物(TMDs)已被证明了拥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禁带宽度对于紫外到近红外光波段理想以及与材料层数相关的能带结构等有利于光探测器应用的优秀性质。迄今为止,一系列性能优秀的二维TMDs基光探测器已被制备出来。然而,其中多数的报道都是使用剥离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的制备技术,有样品尺寸小、不可控、生产规模小以及生产过程不洁净的缺点。目前大量关于TMDs基光探测器的报道都是围绕二硫化钼、二硒化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是钢筋混凝土理论体系及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但由于影响抗剪承载力的因素众多,合理地解释其抗剪机理并给出准确的抗剪强度预测值仍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百多年以来,不同国家的众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抗剪分析理论,例如经典桁架理论、变角桁架理论、拉压杆模型、压力场理论、修正压力场理论、简化修正压力场理论等。其中,修正压力场理论是一种被很多学者认为较为准确有效且被一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