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限进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实际样品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限进介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材料(RAM-MIPs)由于其可预测性和特异性,被广泛用作固相萃取的吸附剂。该吸附剂可以提取小分子,排除生物大分子,极大地简化了样品预处理过程,并且它具有吸附速率快、选择性好、吸附容量大、亲水性好、易洗脱、易操作、省时绿色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色谱分析、食品等领域。本研究分别以二氧化硅(SiO2)微球、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磁性二氧化硅(Fe3O4@SiO2)微球为基质制备了印迹材料。并建立了分析检测生物样品中核苷类、加替沙星和氯霉素等多种药物的残留方法。
  1.选择性吸附N4-乙酰基胞苷限进聚合物的制备
  人们经常研究人类尿液中的核苷可能作为癌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和RNA全身转换的可能生物医学标记。已经开发了一种以良好的分辨率快速分离和富集尿液中正常和修饰核苷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在硅胶表面制备了N4-乙酰基胞苷(N4-acetylcytidine)分子印迹聚合物(NRAMIPs)。N4-乙酰胞苷的最大吸附量为79.98mg/g,蛋白质排除率为99.16%。在2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使用填充有NRAMIPs的固相萃取柱从人尿液样品中选择性富集和分析N4-乙酰胞苷,回收率为77.6-101.9%,相对标准偏差为2.6-4.3%(n=3),检出限(LOD)为8.4μg/L,N4-乙酰基胞苷的线性范围是2.4~6.7mg/L,相关系数为0.996。结果表明,与其他论文实验相比更简便、绿色,并且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尿液样品中。
  2.加替沙星新型限进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基于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上制备了新型限进印迹纳米材料。然后将其用作固相萃取材料,通过HPLC检测分析牛血清中的氟喹诺酮。加替沙星限进介质-分子印迹聚合物(NH2-MIL-125@RAMIPs)被认为是加替沙星的吸附剂,所得材料具有良好的结合量(86.1 mg/g),快速的结合动力学(36 min)。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H2-MIL-125@RAMIPs具有优异的对加替沙星(GTFX)特异性识别能力。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将填充有NH2-MIL-125@RAMIPs的SPE色谱柱用于从牛血清中选择性富集GTFX抗生素。GTFX的回收率在96.8-105.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3.2%(n=3)。以三倍信噪比计算得到的GTFX检出限为10.5μg/L。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牛血清中GTFX的选择性富集。它为直接检测牛血清中的GTFX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3.氯霉素磁性限进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本实验介绍了一种快速、简便、高效的同时测定牛血清中氯霉素常用抗生素残留量的方法。基于双功能单体法制备了氯霉素磁性限进印迹聚合物,结合固相萃取(SPE)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我们对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实验结果氯霉素的最大吸附容量为95.08mg/g,蛋白质排除率为99.4%。在19min内达到吸附平衡。与HPLC相结合,使用填充有氯霉素限进分子印迹聚合物(CAP-RAM-MMIPs)的固相萃取柱从牛血清中选择性富集和分析氯霉素抗生素,回收率为95.6–106.2%,相对标准偏差为2.0–4.1%(n=3),以三倍信噪比计算得到的CAP检出限为11.4μg/L。这些结果表明,CAP-RAM-MMIPs是用于生物样品分析的高效预处理吸附剂。
其他文献
离子液体通常分为质子化离子液体(Protic Ionic Liquids,PILs)和非质子化离子液体(Aprotic Ionic Liquids,AILs)两大类。本研究PILs是由质子化的烷基胺和质子酸根离子组成,包含质子供给体和质子接受体,结构中可形成氢键网络,极性较强。并且,Br?nsted酸的强弱将决定质子转移的程度,本研究使用的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HTf_2N)为强酸,其质子能够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通常是指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熔点低于100℃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阳离子一般为有机物而阴离子可以为无机或有机物。ILs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低熔点、不易挥发、液态范围与电化学窗口宽、较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和透光性等。尤其,近年来以天然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合成的氨基酸离子液体(amino acid ionic liquid,AA–ILs),引
为了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两大问题,寻找安全、清洁的可代替能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生物柴油因可再生性、环保性、安全性、润滑性、替代性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但是随着生物柴油产量增加,将会产生大量副产物甘油。因此,如何有效将这些甘油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是提高生物柴油工业经济性的重要途径。其中液相催化氧化甘油应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附加值高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液
学位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目的在于设计高效、稳定及绿色廉价的催化剂。但绝大多数光催化剂受到了光吸收范围过小或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过快等因素的限制,光催化活性和效率不高。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析氢性能,本文致力于探究并解决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低的问题。强化光生载流子分离与传递,以增强催化剂的活性。同时深入研究内部电子跃迁和转移的机制,为新型光催化设计与构建提供新
学位
随着分离纯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需要进一步改善,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经功能基团修饰的后交联聚苯乙烯树脂已经被证明是去除芳香族化合物的有效聚合物吸附剂,但其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方面的应用很少。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的生物碱是许多药用植物和传统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但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碱通常与大量其它类型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共存,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水提取液中吸附生物碱以疏水作
本文通过引入非贵金属磷化物作助催化剂来减缓半导体催化剂电子-空穴的复合的效率,增加半导体材料光催化产氢的活性位点,提高捕获H+的能力和加快空穴氧化牺牲试剂的速率。磷化物作助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光催化产氢活性,而且还从微观电子角度研究半导体内部电子转移的过程。主要的工作如下所示:  1.以CdS半导体材料为基材,双金属磷化物WNi4P16作助催化剂,通过水热法和煅烧法成功合成新型复合材料WNi4P16/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其常规的石墨类负极材料与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组装成商业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满足新能源产业的高要求。而硅基材料因其高容量等性能替代石墨引领锂离子电池朝着更高容量的方向发展,但其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导电性差以及形成不稳定SEI膜等问题影响着电极材料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将硅和石墨的优异性能结合,本文通过引入纳米硅材料来修饰改性石墨材料,并研究硅粒径及包覆
随着全球化石资源濒临枯竭,开发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能源已迫在眉睫。将生物质糠醇,葡萄糖和纤维素作为原料,经酸催化醇解反应制备得到的乙酰丙酸乙酯,是燃料混合化学品的重要组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不同原料的特性,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固体酸催化剂,分别催化糠醇,葡萄糖和纤维素合成乙酰丙酸乙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后硫酸铵浸渍技术于不同煅烧温度下(400–900°C)制备
学位
废油脂作为一种廉价,富含碳、氢元素的资源,用以制备氢气和碳纳米管具有广阔的前景。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具有燃烧热值大、能量转化率高等优点。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缺乏催化裂解废弃油脂制备氢气的研究,且缺少高效催化剂的研究。本文通过制备高效催化剂,催化裂解废弃油脂模型化合物协同制备氢气和碳纳米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鉴于目前催化裂解废弃油脂
学位
生物柴油作为重要的可再生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然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会有大量甘油生成,甘油的大量堆积势必会造成经济及环境压力,因此对甘油的进一步加工处理成了生物柴油产业的重要保障。在甘油众多的转化途径中,选择性氧化甘油制备高附加值产物是一条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工艺路线,近年来成为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贵金属纳米催化剂是甘油氧化的高效催化剂,而植物还原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因具有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