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进行分析;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微创治疗、缩小手术范围提供依据;结合部分内镜下微创治疗病例,评价内镜下早期胃癌治疗效果:分析多种基因表达、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特征与早期胃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 1.对1983-2005年经手术证实的308例单发、22例多发性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门诊、电话、信件对245例单发,20例多发早期胃癌患者进行了随访. 2.1990-2003年对1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15个病灶进行了内镜下粘膜切除(EMR)治疗,对1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13个病灶进行了其它内镜下微创治疗,其中24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3.对部分单发早期胃癌手术后标本进行了VEGF、TGF-D1基因、淋巴结微转移检测。 结果: 1.单发早期胃癌308例,有症状者81.8%,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部分有消瘦、食欲减退、呕血、黑便,消化道出血者(包括呕血或黑便)占9.1%;上消化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阳性率70.1%;大便潜血阳性率5.8%;血清肿瘤标记物CEA阳性率5.9%,CA199阳性率3.8%,CA724阳性率4.1%,CA153阳性率O,CA125阳性率6%,5个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10.5%;癌灶最大7cm,≤lcm小胃癌84例(27.2%),1cm<最大径≤2cm胃癌88例(28.6%),2cm<最大径≤4cm胃癌96例(31.2%),4cm<最大径≤7cm胃癌40例(13.O%);粘膜(M)癌178例(57.8%),粘膜下(SM)癌130例(42.2%);胃窦癌127例(41.2%),胃角癌84例(27.3%),胃体癌41例(13.3%),贲门或胃底癌56例(18.2%);分化良好型21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