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材料增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可以为移动终端、智能家电、植入式医疗和工业传感器等设备提供丰富的供电场景。传统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利用线圈之间的近场磁耦合来传输电能,难以同时满足提高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的迫切要求。超材料具有负磁导率等可设计特性,将其置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适合位置,可以显著增强系统的磁耦合,提升能量传输能力,从而促进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考虑到人体安全因素,国际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关注10 MHz以下工作频段,并且很多应用场景限定充电设备的尺寸在10 cm以内。这就意味着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超材料的单元尺寸必须小于电磁波波长的百分之一,即超材料是深亚波长尺度。超材料置于能量传输系统需要克服超材料板对传输线圈之间的自由空间的阻挡等问题,即超材料需要优化放置位置。因此,本文针对制约超材料增强无线能量传输应用的超材料单元设计和超材料位置优化问题开展研究。本文针对双层螺旋线超材料单元,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一种内置过孔和外加电容的方形螺旋线单元结构,充分利用了螺旋线的等效电感和电容,有效降低了超材料的工作频率。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S参数反演法进行超材料单元等效磁导率的提取,设计出工作在6.78 MHz的深亚波长负磁导率超材料,电磁波波长与单元尺寸比值约为1000,并通过了实验验证。本文针对双线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将线圈系统简化成磁偶极子模型,分析超材料对线圈之间互感的影响。使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超材料对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传输性能的增强作用,对比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超材料的区别,比较中间放置和侧边放置的超材料板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发现了各向异性的侧边放置的超材料板对线圈之间磁耦合通路的增强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传输距离为21 cm时,单块中间放置的超材料板对系统传输系数|S21|带来167%的增强,侧边放置的超材料板则带来约200%的增强。本文提出的改进型方螺旋超材料单元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和工作频率低等优点。侧边放置超材料板在增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性能的同时也能够保持线圈之间的自由空间,丰富了超材料板的应用场景。通过实验验证的仿真模型为超材料设计和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备受科学研究者广泛关注,因为它制作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最重要的是对环境无污染。它具备的诸多优点被认为
人们对可持续能源转换技术的兴趣日益增加,其中,利用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驱动水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将实现太阳能向氢能的高效转化,从而达到可持续的能源利用。众所周知,由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是在遗传易感的基础上,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复杂,其中钠肽家族及其受体起着举足轻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纺织品的作用和功能将要替代传统的遮羞蔽体、保暖美化的思想,正在逐步演变为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复合织物,而导电织物是制备功能
钇稳定氧化锆及氮化硅是先进结构陶瓷材料,氧化锆的相变增韧特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其被广泛应用在齿科材料、人体骨骼、陶瓷刀具等方面,氮化硅陶瓷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
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致使上游对二甲苯原料的需求逐年增加。生产对二甲苯的工艺流程会产生微量烯烃,这部分烯烃对后续处理工艺有较大影响,需要脱除。传统白土精制吸附工艺容易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是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十分关键的战略资源。其中,离子吸附型稀土为中、重类型稀土,因为储量大,埋藏深度浅的特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离子吸附型稀
我国的通用航空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空域资源日趋紧张,通用航空飞行安全受到极大挑战。由于通用航空飞机的飞行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受限,难以实
“十三五”时期是遏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实现总量减排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但当前工业污染排放量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减排工作任务艰巨。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减排任务,需
针对氯霉素类抗生素使用广泛、危害大、现有处理方法效果有限等问题,基于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开发新型阴极材料,对电还原法处理氯霉素废水的效能和机理进行探究。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