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国际审计准则改革潮流,2016年12月中国财政部印发了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确认的原因以及应对程序等一系列要求。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其信息含量,增加沟通价值。2017年1月1日审计新准则先在A+H股公司试推行,这也意味着2016年末A+H股公司的审计报告就要开始披露关键审计事项。2018年1月1日全面推行审计新准则,即实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全覆盖。面对审计新准则的实施,审计师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也就意味着审计过程公开化,不再是以往仅仅有个审计意见就可以对审计报告使用者负责。审计师进行审计的时候,是否会更加谨慎由于审计过程公开的压力,从而为此加大审计投入的资源,与此同时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会增加更高的审计收费呢?对于上述这种情况,我们也就有必要对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收费的关系进行研究。2018年作为全面实施新审计准则的第一年,从A+H股扩大到A股后,新审计准则的执行效果是否有所改变,扩大对象之后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是否有所转变呢?在这个政策背景下,本文的样本选择从2016年到2019年我国的A股上市公司,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是否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是正向还是反向关系呢?此外,关键审计事项的类型是否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是正向还是反向关系呢?这些问题都有待实证进行检验。本文结构如下所示: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的背景分析,进行这项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何,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简要概括,最后提出本文进行这项研究的几个创新点。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文献综述。本部分描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收费的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得出的相关研究结论,结合学者的一系列相关研究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部分内容主要为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本部分基于新审计实施的制度背景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以及为了证明研究假说进行的相关研究设计。第四部分内容主要是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其次,利用之前所设计的实证模型对各假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依据实证检验结果判断本文的假说是否成立。紧接着进行稳健性检验来保证本文实证结果的可靠性。第五部分内容主要为进一步分析。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首先检验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是否有差异,其次检验了不同类型的事务所在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是否有差异,之后还检验了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在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是否有差异。第六部分内容主要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部分主要得到相关研究结论,并且通过研究结论得到相关研究启示,最后指出本文研究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进行研究的实证结果显示,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另外,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也是呈显著正相关。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为资产减值事项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显著正相关,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为收入确认事项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也是显著正相关。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同非国有企业相比,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收费的影响具有抑制作用,对其数量、类型与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当中,四大与非四大没有太大差异;内部控制水平高的企业在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收费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样具有抑制作用,而关键审计事项的类型对其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