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产物,是聋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的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作为课程标准实施的主体,是把课程标准付诸于实践的关键所在,最终决定着课程标准的实施程度。因此,分析、研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教师阻抗问题,能了解当前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真实情况,提出针对性地解决制约课程标准顺利实施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我国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以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教师阻抗问题为核心,在梳理、借鉴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了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最实然的状况,通过调查发现:新课程标准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教师阻抗课程标准实施的现象。大部分教师积极而公开的认可新课程标准,认为新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且对于自身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存在知行矛盾,并没有真正实施新课程标准。分析、归纳教师产生阻抗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新课程标准自身因素、教师个体因素、学校文化因素、实施保障因素四方面。就课程标准自身因素而言,文本解读较少、实施对象发生变化致使教师阻抗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个体方面,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知识与能力、教学惯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在学校文化方面,组织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氛围,领导、家长的态度影响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在实施保障因素方面,教师培训、学校的物质条件、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评价反馈机制影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针对教师阻抗形成的因素,提出消解教师阻抗的策略,包括进一步解读新课程标准,加速新课程标准校本实施;促使教师转变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观念,培养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惯习,开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加强学校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建立监督评价机制等。
其他文献
<正>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是否有效、如何证明人格障碍的改善是心理治疗方法带来的有效结果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临床心理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系统文献综述法的研究方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许多科学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对称为主要求解工具,重点研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对称群、不变解及守恒律问题.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
研究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外科疾病,其病因复杂多变,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泌尿系感染或损伤,出现腰部钝痛或绞痛、尿血、发热等症状,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