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Tyzzer,1907)是一类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导致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对人体及哺乳动物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隐孢子虫种类较多,与人类感染及致病有关的隐孢子虫主要有两种: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和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horninis,C.hominis)。人隐孢子虫主要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而小球隐孢子虫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除感染人体外,还能感染多种哺乳动物。这两种寄生虫通过被污染的饮水和食物经口感染人体,隐孢子虫侵入宿主小肠上皮细胞后可不断增殖,分泌磷脂酶及蛋白酶等引起宿主肠黏膜损坏而发病,致人严重持续性水样泻和消瘦,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婴儿、老年人、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或放化疗治疗的患者,以及先天性T,B细胞缺乏患者,由于这些宿机体免疫力缺陷或遭受损害,晚期极易感染本虫。目前,WHO已将隐孢子虫列为全球艾滋病患者诊治的必检项目之一。免疫正常人群感染本虫后,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急性自限性腹泻。
本文通过检测感染隐孢子虫的小鼠肠壁组织病理和电镜结构变化,药物治疗前后的各项免疫指标改变,观察补骨脂与双氢青蒿素合剂对鼠隐孢子虫病的疗效,探讨其抗隐孢子虫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目的:本实验探讨补骨脂与青蒿素合剂对隐孢子虫鼠病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和治疗组三组。正常对照组:健康雄性小鼠,体重30~35g。感染对照组:在小鼠自由饮水中加入醋酸地塞米松片(11.25g/L)和葡萄糖(15g/L),连续5d。粪便离心,沉淀涂片,改良抗酸染色,检查发现隐孢子虫卵囊,说明隐孢子虫病小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小鼠补骨脂和双氢青蒿素合剂(补骨脂3.4g/kg+双氢青蒿素60mg/kg/d)灌胃,连用7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全血CD4+T细胞和CD3+T细胞比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浓度,用721分光光度计检测小肠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浓度。取回肠组织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同时制作电镜标本,分别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小鼠小肠组织在治疗前后的病理和电镜结构改变。所得数据用x±s表示,用spss12.0统计软件,各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P表示。
结论:1、隐孢子虫可破坏或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导致CD4+T细胞数目减少,引发宿主发病。2、补骨脂和双氢青蒿素合剂能抑杀隐孢子虫,并通过调节血清IFN-γ浓度、全血CD4+T细胞和CD3+T细胞比例,以及提高肠组织NO浓度,参与宿主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最终修复炎症反应,治疗小鼠隐孢子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