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索尔·贝娄作品《赫索格》的主题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是美国文学历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其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贝娄创作了八部长篇小说,出版了许多中短篇小说集,并且荣获了多种文学奖项。在创作思想上,贝娄主张文学作品应该反映历史的真实。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精神危机,提出了资本主义文明面临的问题。在表现方法上,他善于把内心活动和外在世界糅合在一起,把现实描写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   《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主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危机。在该部作品中,作者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处境相结合,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赫索格本人的精神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时代病。自问世以来,该作品即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作品的丰富内涵,学者们得以从不同角度对该作品予以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主人公的精神历程,主人公的异化,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作品中的犹太元素,作品的自传性质,作品的叙事技巧等方面。这些评论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作品的主题,及作品主题的体现形式。同时,这些研究为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作品主题提供了可能。因而,本文作者综合考虑了以上各要素,运用弗洛姆的后现代生存主义心理分析理论,从人性异化与回归的角度分析了作品主题。   本文首先对《赫索格》这部作品本身,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弗洛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与介绍,旨在为分析作品的主题提供基础,然后从真爱的遗失,人格的异化以及混乱的社会精神状况三方面分析了人性异化的现象,说明了当代西方文明的危机是造成西方社会病,导致人与人关系异化及人格异化的根本原因。之后,本文从真爱的追寻与复得,健全人格的重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主人公及作品中其他人物人性的追寻与回归过程。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主题,本文在“人性回归”这一部分,分析了主人公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想往。从而得出结论,真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只有在健全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真正健全的人格才能得以保障,人性的本真才能得以永久的闪光。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佐拉·尼尔·赫斯顿被称为美国黑人文学之母。然而,在她所生活的年代,赫斯顿却倍受非议,长期被疏离。其中《他们眼望上苍》是其经典之作。从表面上看来,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最为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学校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由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起组成。显性课程作为一种较为传统的课程形式,其组成部分包括多门学科课程及
本研究采用跨语言句法启动的实验范式,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同L2语言水平和不同动词类型条件下的汉英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探讨双语者词汇和句法信息的表征及其发展。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