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高正交全二维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te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由疏水基团和亲水端聚合物(一般为聚乙二醇)连接而成的化合物,部分广泛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农乳604#等)降解生成的酚类化合物对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因亲水基团链长不定,外加疏水基团种类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是由几十种同系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这给其分析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开发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反相色谱具有疏水选择性,亲水色谱具有亲水选择性,反相/亲水色谱组合的二维系统有望能实现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种典型的双亲型复杂混合物的高效分离。然而,反相-亲水流动相的不兼容,对分析物在该组合二维色谱上的分离有强烈干扰。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在线分流、双定量环调制器和在柱稀释策略对一维馏分进行综合调制,以解决两维流动相不兼容的问题,分别构建亲水×反相全二维色谱(HILIC×C18-RPLC)、反相×亲水全二维色谱(C18-RPLC×HILIC)和聚乙二醇基-反相×亲水全二维色谱(PEG-RPLC×HILIC)三种全二维系统,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曲拉通和农乳604#为样品,系统优化了不同样品的二维分离条件,并对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具体研究如下:1.对两种亲水色谱柱和四种C18反相色谱柱进行了筛选,最终选择了Click X-Ion亲水柱和Ultimate?XB-C18反相柱作为分析柱。且样品在这两支柱上具有相反的保留机理,因此可以用于构建高正交的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HILIC×C18-RPLC系统的构建:在对曲拉通和农乳604#第一维亲水洗脱条件优化后,进一步优化了第二维分离的稀释比和洗脱梯度。曲拉通在最优分离条件下的二维谱图中,得到了一条按聚乙二醇聚合度分布的点状条带;在农乳604#的分离中,得到了两条按苯乙烯基连接方式分布的条带。但农乳604#组分复杂,每个馏分中组分差异较大,在优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峰突破和峰迂回,通过梯度优化后虽然这两个问题有所改善,但由于C18柱对每个馏分中已保留组分保留太强,致使优化过程中存在峰展宽。2.考虑到Click X-Ion亲水柱对曲拉通和农乳604#能提供适当的保留,因此将亲水柱作为第二维柱,C18柱作为第一维柱,构建了C18-RPLC×HILIC系统。在该系统下,首先对曲拉通和农乳604#的第一维反相洗脱梯度进行优化,随后分别对其稀释比、二维梯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曲拉通和农乳604#在该系统下的峰突破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且无峰展宽现象。曲拉通在最优条件下的二维谱图中,显示出一条清晰的按聚乙二醇聚合度分布的点状条带;农乳604#在最优条件下得到了两条按苯乙烯基连接方式不同分布的条带,相较上一个二维系统,C18-RPLC×HILIC系统的第二维分离时间得到更好利用,同时可以通过条件优化使二维分离效果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第一维分离在低流速下进行,这就导致样品在4.6 mm内径的色谱柱内较晚才开始洗脱,所以整个二维空间利用率不高,有必要进一步改进。3.整体柱具有高度的可设计性,且易于制备成内径较小的分离柱,这些特点使其非常适合用作全二维色谱的第一维分析柱。因此在本章中通过合成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高选择性的聚乙二醇基530μm大内径的有机聚合整体柱来替代第一维C18反相色谱柱,并构建PEG-RPLC×HILIC系统以实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高效分离。首先,采用硫酸铵-PEGDA双水相体系来合成有机聚合整体柱,通过一系列优化,在相比1:4、0.05 M硫酸铵和75℃下得到了通透性高、柱壁结合紧密,机械性能稳定且重复性好的Poly(PEG)柱。在阐明Poly(PEG)柱的反相分离机理和二维构建的可行性后,将其成功应用到RPLC×HILIC系统上,在后续分析曲拉通和农乳604#上表现出了优越的选择性。曲拉通在稀释比优化后,通过二维谱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一条按聚乙二醇聚合度分布的点状条带,在该条带上含有20个物质亮点,而C18-RPLC×HILIC系统中只有14个物质亮点。在对农乳604#的二维分离中,得到了一条主要条带和三条次要条带,每个条带中不同物质也得到了较好分离,在C18-RPLC×HILIC系统中只有两条按苯乙烯基连接方式出峰的条带。此外,PEG-RPLC×HILIC系统下的二维空间利用率较C18-RPLC×HILIC系统得到了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结构优化向来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然而,随着研究与应用的深入,优化问题变得日益复杂,许多问题包含离散变量和多个优化目标,且需考虑各种工程约束,传统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难以胜任,因此人们转而使用自主学习、通用性强的智能算法解决此类问题。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是一种通用且高效的启发式智能算法,其直接搜索和高度并行的本质使其具有处理离散变量多目标优化问
研究背景:ZCCHC10(zinc finger CCHC-containing 10)基因位于染色体5q31.1上。有研究报道ZCCHC10在肺癌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发生缺失或甲基化,暗示该基因与肺癌和AML相关。本实验室已证实ZCCHC10蛋白通过抑制MDM2(murine double minute 2)介导的p53泛素化,维持p53蛋白
骨骼和肌肉均起源于中胚层,它们在解剖位置上彼此相邻,更有利于二者通过力学信号和化学信息方面进行交流。一方面,骨骼为肌肉提供附着面,进而影响骨骼的结构。另一方面,它们可以通过传递化学信息来相互影响,但作用机制还不清楚。前期研究发现,肉鸭胸骨钙化过程与胸肉发育存在协同性,我们认为:骨骼钙化过程中的分泌蛋白,可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调控了肌肉的发育过程。为研究骨骼分泌蛋白对肌肉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拟以农华麻羽肉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智能问答系统的出现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它能够快速简洁、准确的返回人们用自然语言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但大量的信息增长使得人们对问答系统快速响应的需求不断增高,因此,提高问答系统的响应时间成为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目标。问答系统问句的分析直接影响了问答系统的应答性能。本文主要研究问句分析中的问句意图识别任务,旨在判断问句文本的意图类别,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是目前主流的方法之一,但在大
蛋白质的SUMO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作用,参与DNA合成和损伤修复、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的调控,并调节细胞的分裂、自噬、衰老和凋亡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白内障(cataract)是世界首要致盲性眼部病变,我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多种应激因素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是非遗传性白内障形成的共同细胞学基础。因此,阐明应激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对深入了解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有效治疗手段有
家鹅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繁殖禽类,其繁殖行为和生理状态随着季节更替发生显著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在休产期停止产蛋,并进行羽毛褪换;相应的生理变化主要为卵巢体积萎缩、功能退化、激素水平变化等。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鹅在全年的不均衡产蛋。然而,参与调控鹅的繁殖周期更替和卵巢功能变化的潜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试验旨在以江西兴国灰鹅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产蛋期和休产期兴国灰鹅卵巢功能差异相关的候
在畜禽分子育种改良方面,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一直是研究的关键点。畜禽动物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多种调节因子的共同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环状RNA CDR1as(antisense to the cerebellar degeneration-related protein 1 transcript,也称为ci RS-7)能够促进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时期,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需要借助轨道交通网络来进一步得以实现。基于绝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还处于“碎片化”状态,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轨道交通环线的开通标志着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能够促使交通效率产生质的变化,促进城市多中心空间布局形成。因此,环线对房地产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效应。从长远发展来看,轨道交通环线会替代道路环线对房价的圈层分
细菌性病害是淡水养殖产业重要威胁之一,维氏气单胞菌(Aer omonas veronii)是其中的代表性病原菌。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于水产养殖用药规范的颁布导致人们对绿色高效的微生物制剂高度重视。烈性噬菌体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杀手,其专一裂解宿主增殖的特性具有定向杀菌、高效便捷的优势,是理想的病原菌防治药物。本研究以G-菌维氏气单胞菌AV1212为宿主,从污水样品中分离得到双链DNA长尾噬菌体A
矿用掘进机自主导航定位系统能够为矿用掘进机提供实时的姿态、速度、位置等导航信息,是实现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煤矿巷道内无法接收外界GPS信号,且长期受粉尘水雾笼罩,巷道内结构特征不明显等问题一直制约着矿用掘进机(后简称“掘进机”)导航技术的发展。针对掘进机在煤矿巷道内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