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小微企业贷款是城商行重要的业务方向。但是小微企业信贷的高风险特征对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的增长起到了一定制约的作用。小微企业贷款的内部控制是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重要措施。对于A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迅速。但是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不良贷款规模持续上升,使得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增高。本文在此背景下对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找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促进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本文以A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相关文献理论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小微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本文使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A城市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分析了目前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并通过对改进措施后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论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本文的结论如下:(1)通过层次模糊综合法,可以看到内部环境评价的得分为60.26分、风险评估评价的得分为64.5分,控制活动评价的得分为60.48分,信息与沟通评价的得分为69.96分,监督与纠正评价的得分为40.67分,整体公司层面内控评价的得分为50.76分。可以看到,目前A企业内部控制整体较差,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目前A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企业文化塑造不重视、员工能力评价及培养不完善、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风险评估存在信用风险评分不准确、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应对方法等问题。控制活动存在贷前控制有效性较低、贷中控制有效性较低、贷后控制有效性较低等问题。信息与沟通存在信息传递机制不完善、信息质量较低等问题。内部控制监督存在预警监督体系不完善、重大风险评估不及时、内部控制文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3)本文从内控五要素出发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对改进后的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得出改进后小微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评分比改进前有了58.19%的提升,各项维度以及指标也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完善A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类似的城市商业银行完善小微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自2014年开始,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活跃,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商誉账面金额不断攀升,A股上市公司商誉金额于2018年达到约1.3万亿元。虽然上市公司并购案的增加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但是也增加了由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而产生的减值风险,2018年商誉“暴雷”就是其减值风险集中释放的结果。在此背景下,注册会计师作为资本市场的“经济卫士”,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特别关注商誉减值审计风险。笔者希
为了维持中国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转,证监会对要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的企业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例如组织形式、经营业绩、股本总额、财务会计等。一些未达到上市门槛的企业通过进行财务造假和舞弊,粉饰财务数据和经营业绩,来使自己强行上市。比如一些经营业绩不达标的企业便通过虚增利润、调节成本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为此,我国证监会规定拟IPO企业必须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活后,对资产的选择和运用上有了多元化的选择,如何使资产保值或稳定增值成为高净值人群和企业高度关注的话题,选择专业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代其理财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在金融领域,信托与银行、证券、保险通常并称为“国家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自1979年中国信托业成立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渐渐的从幕后融资平台转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
我国财政部于2018年发布了重新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解决原租赁会计准则包括分类标准缺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租赁双方的会计信息质量。新租赁会计准则框架下,承租人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而是全都采用资本化处理方式,即企业发生的经营租赁业务也同样需要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且采用与原租赁会计准则中融
证监会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与持续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引导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从政策层面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频率与水平作出了半强制性的规定,对于有利润却不分配的企业证监会将予以关注。半强制分红政策颁布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分配现象得到改善,现金分红水平与连续性均不断提升。若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与稳定的现金流作为支撑,则其高派现行为无可厚非;相反
随着经济复苏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企业数量正在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企业的雄心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大量企业开始把目光放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而对于大型集团的扩张速度不断加快,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区域化事业部的缺点开始显现出来,重复冗余的事务性工作将职能部门的时间挤满,传统的管理观念不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熊熊野心。企业不断壮大扩张,伴随着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增长,此外,在越来越
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政策监管趋于严格,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民营上市公司普遍规模较小且信誉不高,不存在国有性质的隐形担保,因此在银行取得贷款的额度非常有限。而股权质押由于融资效率更高、交易方式更加灵活、流程相对更简便,受到市场的追捧。2017年以后,随着金融去杠杆从负债端到资产端的深入,高比例、高频率股权质押引起流动性风险的负反馈效应更加凸显。一方面,股市下行会加剧质押股票的平仓压力,并向市场传递大股
我国工业水平从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作为智能装备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国注塑机行业近年也迎来了喷井式的发展。更多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然而,随着企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在“料、工
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这一形式来完成自身的转型和升级,却普遍存在高估值、高溢价导致高额并购商誉的现象,将诸多企业置于面临较大商誉减值风险的境地。因此,许多企业选择在并购时约定对赌协议,对标的企业未来三年的业绩进行对赌,以此来管理“双高”带来的并购商誉减值风险。但随着对赌协议这一概念的普及,如何合理且恰当地设计业绩承诺成为了困扰并购企业的一大难题。如果将业绩标准设定得过高
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力量,职能广泛,利益相关者众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更是高歌猛进,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国际竞争力增强,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均有长足进步,现在已经形成一个涵盖类型多样的庞大商业银行体系,成绩有目共睹。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稳定,各类产业发展均取得良好成效。由于互联网、物流以及交通的逐步渗透,为其他行业的渠道下沉提供了极大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