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对自交系J7-3、B73、B77及它们与A188花粉的杂交F1幼胚的再生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建立了J7-3、B73的高效再生系统,并借助自交系B73及其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建立了适合载体的遗传转化体系,且用以上建立的体系获得了转GM-CSF基因植株。试验结果如下: 1、在所用的培养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玉米幼胚再生的主要因素,激素浓度配比、胚性愈伤形成到移至分化培养基中的天数、幼胚发育状态等对玉米幼胚高效再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含N6盐的培养基和含Ms盐的培养基分别用于诱导、分化再生优于单一使用,2、4-D、DC、AgNO3浓度分别为1.0mg/L配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或其它浓度配比,胚性愈伤形成后6-8天应移至分化培养基,少量的ABA(0.03mg/L)可以提高正常植株百分率,整个再生过程只需40天左右的时间。 2、用自交系B73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发现浸染时间以9分钟为宜,共培养3天,筛选之前,在不含选择压的诱导培养基上,维持培养4-5天,有利于转化后细胞的恢复。另外,1.0-1.5mm长度的幼胚对农杆菌转化呈感受态,且转化后能再生、浸染培养基、渗透压、葡萄糖等对转化也有影响。 3、通过转化获得B73、B73×A188抗性植株,PCR、PCR-Southern检测,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