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人工林林隙环境因子与天然更新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油松人工林面临着林分结构单一,异质性低,且大部分林分处于成熟林阶段,其更新问题迫在眉睫。一般认为林隙与天然更新具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油松人工林林隙与天然更新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将油松人工纯林分为4个等级,即林隙直径和冠层平均树高之比分别为L-I(0.75 H)、L-II(1.00 H)、L-III(1.25 H)(H为冠层均高)和对照(CK,林冠下),每种林隙等级设置三个重复,并根据边界木的平均冠幅将每个林隙分为B(林隙中心区域),C(林隙边缘区域)和D(林隙周边区域),分别调查了油松更新状况,同时定位观测了生长旺季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林隙等级下物种组成、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因子的差异,并分析油松人工林更新苗生长状况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揭示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形成的林隙对其天然更新影响的内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不同林隙大小对更新苗生长状况及格局的影响(1)所有林隙等级中油松更新苗数量在所有植物种中,均占绝大部分,>82.6%,油松更新苗数量所占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油松人工林内开创林隙,并不能改变植物物种的组成。(2)林隙等级对更新苗平均密度(ALL)、平均高度和平均当年高生长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所有林隙内油松更新苗最大密度总是位于C区域。(3)苗龄分布均成近似正态分布,更新苗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10a的范围内,大多数个体的苗龄为5a、6a、7a和8a,所有等级林隙中较大苗龄更新苗数量大于较小苗龄更新苗数量。(4)核密度分析表明,林隙的所有林隙内更新苗的密度,大体趋势是林隙边缘区密度最小;在所有林隙等级幼苗和幼树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幼苗和幼树之间的趋向于聚集分布。2.不同林隙大小对环境因子的影响(1)不同等级林隙间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均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增大。(2)三个面积等级的不同区域间光合有效辐射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土壤温度仅在L-II面积等级林隙中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在林隙中心区域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具有最大值。(3)在油松人工林内,间伐产生的不同等级林隙和林隙区域会对光合有效辐射与土壤温度产生显著影响,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大。3.油松更新苗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1)person分析表明林隙中,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是影响更新苗更新状况的主要因子。(2)GAM模型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在所有林隙中均对更新苗密度有显著影响,(3)基于空间坐标的点格局的logliner模型分析表明,在小林隙中,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湿度是影响油松更新苗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中林隙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大林隙中五个环境因子模型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正>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前各省市自主命题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及新增内容的考查力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各轮复习时把握好高考的动向,引领学生抓
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所创的协议具有溯及非组织会员的效力。正是这种延伸性将其同传统集体管理模式区别开来。该制度诞生于北欧国家(Nordic Count
本文以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广西区域信贷市场评级现状,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广西区域信贷市场评级业务拓展提出可行的方法。
本文系统介绍了冬虫夏草的历史来源,成分分析,主要药理作用及产品开发现状。
在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法制建设中,产生了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因其从实际出发,面向群众,体现了边区的司法公正,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并树立了审判方式的一面旗帜,被人民
信息不对称是解释IPO抑价的经典理论。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国内外IPO抑价的实证研究文献,结果发现,在欧美资本市场中,所有权保留比例、承销商声誉、风险投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电网投资的加大,巡检机器人逐渐被应用于变电站中指针式仪表的检测与识别。但是目前对于仪表的自动巡检仍然需要人为参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到的仪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和综合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拉动了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服装对于现代人们来说不单意味着御寒遮羞,它已经成为一种艺术门类——
本文研究水提法、酶提法和生物转化法提取燕麦β-葡聚糖,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燕麦β葡聚糖的提取率、平均分子量、平均分子半径和分子构型的影响。从提取率来看,水提法提取
艺术大师齐白石,一生经历了晚清社会的积贫积弱、军阀时期的动荡不安、日寇入侵的铁蹄践踏、民国政府败退台湾前的黑暗混乱,饱受动乱颠沛之苦,期待着太平景象的到来。及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