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1998年我国在会计准则中首次提出公允价值,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而受到回避之后,在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再次提及公允价值,并且将其应用到更多的会计准则中去,公允价值计量开始正式在我国企业财务领域大范围使用,总的来说公允价值在我国财务领域的使用可谓是历经坎坷。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围绕其进行的学术讨论和研究也一直比较活跃,通过研究表明公允价值计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具有全面真实反应企业财务信息、维护企业资本保全、符合配比原则、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等适应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缺点,即公允价值的确定过程中主观性较大、技术操作难度较大、获得成本较高以及容易被企业用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总的来说公允价值计量必然是我国会计计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资产评估人员是对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较多、要求较高的群体,尤其是在使用收益法对企业进行评估时,需要对企业的未来盈余进行预测,以便对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做出估计,公允价值的这些优点和缺点究竟会不会影响对企业的盈余预测,会对盈余预测造成怎样的影响,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影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目前评估人员做盈余预测,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甚至是直接引用相关的预测结果,结果必然会严重受到企业会计报告中信息的影响,通过使用有效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可以避免这些,也是评估人员适应未来评估业务要求的合理途径和必然选择。盈余的预测能力与其可持续性呈正相关,并受利润波动性起伏的影比较大,这一关系是本文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评估盈余预测影响的主要思路。在对盈余预测模型进行简单介绍之后,选择使用目前适用范围最广、预测效果较稳定的Box-Jenkins模型进行研究。对公允价值计量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三条假设,并从我国在沪深两市上市的企业当中通过剔除金融、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排除非持续经营或经营状况不良企业、去除异常变量和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等措施获得研究样本数据,在实证分析的时候使用SPSS统计软件结合建立模型对公允价值计量给盈余预测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统计学分析数据的方法对做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到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利润的波动性增大,盈余的预测能力降低的结论,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净利润比重越大影响越明显,最后给出总结和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