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工作体系的成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城市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是在“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介入中国的时间比较短,其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开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方面,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如何将社会工作民族化、本土化、现代化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本文旨在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蒙古族村落社会工作的开展模式,为蒙古族村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从而对社会工作民族化、本土化、现代化进程发挥功效。 通过走访我了解到,在蒙古族村落开展社会工作,应该以尊重蒙古族的民族特性为前提,对社会工作民族化、本土化、现代化建设方面以及深化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方面进行合理构建,为全面开展社会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与理论指导。以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为指导,注重社会工作实务,将社会工作融入到蒙古族村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去,发挥社会工作的功效,为促进蒙古族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通辽市科尔沁区蒙古族村落(包括本课题的调研试点——湛露村)的基本情况,蒙古族村落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介入空间以及基本目标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蒙古族村落开展社会工作中将面对的问题,包括探索蒙古族村落现有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瓶颈研究等;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蒙古族村落开展社会工作解决途径和措施,以及对社会工作开展方式、服务主体、领域拓展、宣传手段、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