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为全球妇女第二大恶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高危型HPV(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并非唯一病因。本课题旨在界定HPV16感染的前提条件下,探讨叶酸、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病变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主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未经放疗与化疗的,宫颈鳞癌新发病例80例,CIN(CINⅠ22例,CINⅡ30例,CINⅢ28例)80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与病例无血缘关系,年龄相差±3岁,居住地相近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全部研究对象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为山西籍汉族,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现患和既往患者,其他肿瘤患者和近3个月B族维生素使用者。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饮食摄入叶酸情况,对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晨血采用RIA方法测定血清叶酸水平,手术活检组织采用MSP方法检测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采用Spssl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叶酸与宫颈病变的关系(1)膳食叶酸与宫颈病变关系膳食叶酸摄入量在CIN组(5.00±0.41)μd/kcal和宫颈癌组(4.87±0.32)μd/kcal低于对照组(5.14±0.35)μd/kca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637.58,P=0.000)。(2)血清叶酸与宫颈病变关系血清叶酸含量在对照组(3.25±1.89)ng/ml和CIN组(2.79±1.33)ng/ml高于宫颈癌组(1.96±1.07)ng/ml;对照组(3.25±1.89)ng/ml高于CIN组(2.79±1.33)ng/ml。三组血清叶酸含量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F=864.53,P=0.000)。2.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与宫颈病变关系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率在宫颈癌组(35.0%)显著高于对照组(3.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P=0.00)。但在CIN组(3.8%)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3.血清叶酸和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与宫颈病变关系(1)血清叶酸与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的关系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率在叶酸含量<2.30组(18.7%)高于叶酸含量≥2.31组(10.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22,P=0.00),OR值为5.47,95%CI(2.80-57.32)。(2)血清叶酸和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的交互作用与宫颈病变关系采用叉生分析显示,血清叶酸缺乏与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这两个因素同时存在时患宫颈癌的危险高于这两个因素单独效应之和,与血清叶酸充足且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阴性者相比,血清叶酸缺乏同时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者患宫颈癌的危险是其29.33倍(OR=29.33,95%CI=3.53-243.79)。结论:1.机体叶酸缺乏是宫颈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2. FHIT基因CpG岛高甲基化可能增加宫颈病变发生的危险。3.血清叶酸缺乏和FHIT基因CpG岛高甲基化有关,二者在宫颈病变发生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