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码的多协议标记交换光网络仿真实现及性能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q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IP的各种新业务的发展对带宽资源和交换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PoverWDM日渐成为趋势。如何有效实现IP层与光层的有效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光标记交换是融合IP业务和光层的技术之一。 以光码作为标记的多协议标记交换(OC-GMPLS),可以对波长进行再次复用,解决波长交换粒度大,资源利用率低的缺点。利用OCDMA技术生成光码可有效扩大标记空间,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因特网业务。 OC-GMPLS充分利用。MPλS的交换机制,可以基于现有的控制面技术进行网络拓扑发现和资源预留,建立标记交换通道(LSP),做到与现有技术的最大兼容。设计了结合光码分多址(OCDMA)和波长交换优点的OC-GMPLS二维标记交换技术MPCλS,并给出了二维标记交换的建议系统结构。讨论了二维光标记的码型选择问题,并给出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针对IP数据流不平稳的特性,结合GFP对不同数据格式的优良封装特性,对数据帧中的数据保留位进行了相应扩展和改进,使其适合MPCλS网络的光标记交换网络。 光码的构造和选择对于OC-GMPLS二维标记交换网络有着很大的影响。码容量和误码率性能对于用户数和传输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构造性能优越的二维光码成为了实现OC-GMPLS二维标记交换网络的重要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二维ESPC/PC码,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码容量的增加不依赖于地址码长度的增加,应用于OC-GMPLS二维标记交换系统时取得了较好的误码率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基于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将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等具有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的多类业务传输,如何设计有效的呼叫接纳控制策略(Call Admission Control
基于IEEE 802.16系列标准的WiMAX技术加速了宽带无线网络“最后一英里”的部署,推动了全球宽带无线接入的发展。其中,接纳控制是影响移动WiMAX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I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1]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Communications System)广泛应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用来获取、传输数字医疗图像,以及数字化存储医疗图像。它很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市场对通信业务的需求逐渐由单一语音业务变为对数据、图像和语音的多种综合业务需求,传统的电信网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多样化的业务需求,逐渐向卜一代网络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够极大地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通信可靠性,被视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最具竞争力的技术之一。然而,在通信链路两端使用多天线,增加了MIMO系统的
城市预警机是以城市为应用背景,具有多种用途的视频监控系统,它利用无线信道传输数据,目前受到信道干扰的影响和传输速率的限制,因此需要采取高效的编码技术方案来对视频进行压缩
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的全球各大通信企业和运营商共同制定的通用移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充分利用空间,时间,频率分集使无线传输的速率和质量大大提高。由于传输的高速率和信道的衰落
OFDM技术由于其适用于高速无线传输,频谱效率高以及易于和MIMO相结合这些优点,被认为是未来主流的传输技术,MIMO-OFDM技术成为实现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OFDM的一
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是Robert Gallager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具有稀疏的校验矩阵的一种线性分组码。这种码字性能逼近香农限,是近年来编码界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