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德列耶夫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德列耶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一位极具特色的作家。他穿梭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凭借着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验性和开放性,成为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一颗闪耀的明星。通过分析安德列耶夫的小说,就会发现其中暗含着诸多悲剧因素。无论是悲剧情节,还是悲剧内涵都折射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人文情怀以及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研究安德列耶夫小说的悲剧意识,不仅从广度上拓宽了研究的范围,也从深度上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悲剧意识入手,从安德列耶夫的所处的社会环境、其本人的生活经历,入以及所接受的哲学思想入手,论述其形成悲剧意识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安德列耶夫小说中悲剧意识的呈现。以传统地文本细读方法为主,结合悲剧哲学思想,借助安德列耶夫的多篇小说《红笑》、《沉默》、《大满贯》、《瓦西里-费维斯基的一生》等作品,通过生命个体的孤独与痛苦、现实世界的苦难与荒诞、对上帝信仰的崩溃与绝望、死亡绝境中的深思与反抗四个方面,来阐释安德列耶夫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第三部分着力探索安德列耶夫悲剧文本的审美特性。从意象的运用、张力的叙事手段、荒诞的情节设置,来阐释安德列耶夫悲剧意识在文本中地美学演绎。
其他文献
通常所指的“红色经典”小说又称“革命历史小说”,主要指建国后“十七年”创作的包括文革“样板戏”在内的“革命历史小说”。本文试图采用尼采、舍勒等人所开创的怨恨理论,以
道教自汉末产生,至唐代发展成熟。道教事师礼也由早期的民事官礼发展到子事父礼,造成这种演化的原因多样,包括道教自身的因素,也包含外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道教事师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肉制品临洺关驴肉香肠的加工过程,包括选料、配料、制馅、拌馅、灌制、煮制、烟熏到成品等过程.
“80后”一代写手以占领市场的策略登陆中国文坛,以市场发行量的飙升,而让人们不得不正视他们的存在。尤其是张悦然、周嘉宁、春树、苏德等“80后”女作家更是以独特的文风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