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汉熟练双语者错误记忆的跨语言效应及预警提示的影响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维-汉熟练双语者错误记忆的跨语言效应以及预警提示对双语者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熟练双语者错误记忆的规律性,并试图揭示双语者学习概念表征方式以及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研究对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汉语的教学和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采用经典的关联性词语的错误记忆DRM研究范式,选取维吾尔族熟练双语高中生78名为被试,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探讨错误记忆是否能够产生维-汉跨语言效应(在学习阶段中以相同的语言出现的项目才可以将它判断为学习过的项目),分析错误记忆在语言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无差别;采用2(学习和测验语言:语言一致和语言不一致)×3(测验词语:关键诱饵、学过词语、无关词语)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是被试的再认成绩,包括对关键诱饵、无关词语的错误再认率和学过词语的正确再认率。研究二:预警提示在不同阶段出现时能不能够影响错误记忆。实验设计为:3(预警提示:无预警、学习阶段前预警提示、测验阶段前预警提示)×3(测验词语:关键诱饵、学过词语、无关词语)两因素混合设计,因变量是被试的再认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不论是语言一致还是语言不一致的情境下,被试对关键诱饵的错误率显著高于无关词语的错误率。2、被试在语言一致情境下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语言不一致情境下的。3、在学习阶段之前预警提示情境下的关键诱饵错误再认率显著低于无预警和测验阶段前预警提示情境下的错误再认率。由此得出结论:1、汉语和维吾尔语之间存在错误记忆的跨语言效应,其语言一致情境下的高于语言不一致。2、在学习阶段前给被试预警提示可以有效降低错误记忆,但是不能彻底消除。
其他文献
口语理解是对话系统重要的功能模块,口语理解的性能直接影响后续的对话管理,意图识别和语义槽填充是口语理解的两个关键子任务。本研究主要针对对话系统中的口语理解进行研究。传统方法中,意图识别和语义槽填充独立解决,独立建模没有考虑两个任务的相关性,但是这两个任务相互关联,因此现阶段大多数研究者将意图识别和语义槽填充任务使用同一个模型联合解决,这样既可以将模型学习到的特征被两个任务共享,同时将意图识别和语义
2013年以来,广州市全面启动幸福社区创建工作,增城区荔城街作为试点街道,独立购买社工服务参与幸福社区创建工作,主要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模式开展相关工作。
我国《物权法》第五编第十九章专章规定了有关占有的相关内容,标志着我国对于私人财产的保护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但对于占有制度及其救济程序的规定还不够细致,对占有诉讼的理论研究和相关的立法还有待提高与深入。实践中对于占有保护的救济程序还不够完善,现有的诉讼程序难以保证对占有纠纷解决的时效性。占有诉讼与本权诉讼之间的关系还尚待深入的研究。占有制度本身是一项十分贴近生活的制度,也是众多财产制度的基础,对占有的
目的:构建全人源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FV)噬菌体展示文库并对其进行滴度测定及多样性分析,通过亲和筛选获得亲和力高的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L858R位点突变单链抗体的序列。方法:1.收集10份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
盐生植物黑果枸杞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盐渍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耐盐机制。目前对其耐盐性机制的研究主要在生理方面,但对分子机理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典型盐生植物黑果枸杞为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生活越来越好所引起的单纯性肥胖症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健康的最大杀手[1]。然而,高校教职工这一群体因教学和科研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环境问题具有
本文为华兹生诗赋译本中的译者导读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内容选自三部华兹生诗赋类译著《中国辞赋:汉至六朝赋选》、《白居易诗选》以及《宋代诗人苏东坡诗选》。目前国内外对于汉学家华兹生的研究多针对其译作本身,对译本副文本,尤其是译者导读部分研究不多;在译者进行此次翻译实践前,更无任何公开发行译本。所选导读部分囊括年谱、前言、导读、译者注等,意在了解华兹生眼中的中华诗词赋,换个视角解析优秀英译中华典籍的成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群体协同控制的研究日益活跃,而多智能体系统就是群体协同控制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智能体系统是由一组称之为智能体的自治实体组成,这种自治实体通过相互之间的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智能体是一种能够结合多种类型传感器从而对当前环境进行感知,随后通过执行器对当前环境做出相应命令反馈的实际对象或者抽象个体。考虑到多智能体系统的组成愈来愈复杂,本文通过使用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2004年3月14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因为在这一天的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的第24 条修正案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自此,人权也就从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