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增长结构不合理,总量粗放增长,农业生产率低,高附加值品种在产值结构中占比低,产业链加工程度严重不足等,这些都倒逼着“一农独大,畜牧为副”的传统思想发生变革。长期以来,畜牧业在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中比重偏低,虽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人均消费肉、蛋、奶的比重在不断攀升,但畜牧业在广义农业总产值占比与种植农业相比差距仍较大。一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能够代表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近几年全球其它农业的发达国家,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60%--80%之间。由此来看,我国畜牧产业存在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从“十二五”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认为畜牧业是最易于产业化、规模化的大农业细分行业。畜牧业占据着产业链长的优势,同时畜牧产品可加工程度高,易于通过技术增加附加值;其规模化、产业化有利于吸收农村过剩劳动力,畜牧业的高附加值可以改善农民过度依赖传统种植农业低利润的困局;由此来看,发展畜牧业无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在具备良好的市场需求、政策扶持的背景下,有着畜牧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无疑将迎来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长期以来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寻找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发挥比较优势,适应消费品需求市场的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杜蒙自治县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悠久传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等竞争优势,在“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取得了快速发展,由此可见,杜蒙自治县畜牧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目前,杜蒙自治县畜牧产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与我国其它地区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共性,诸如草场退化、良种率低等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畜牧业发展案例,结合杜蒙自治县的优势与不足展开比较优势分析。全面转型已经成为杜蒙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饲料、育种等产前环节加大研发力度,在良种牧草的培育中狠下功夫,在产中环节加强动物保健与检疫,产后环节强调信息化仓储物流链。畜牧产品向有机绿色转化,树立营养健康的品牌形象;对于原料初级产品要实行深加工,在价值链条上增加产品附加值。对于杜蒙自治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政府的扶持,对于融资、产业政策的倾斜是基础;产业化、规模化是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提升生物技术与牧民生产技术是保障;强化品牌效应与高附加值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