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46.5万,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五分之一。随着宫颈癌筛查工作的普及,使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近年来我国晚期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早期宫颈癌比例上升,发病呈现一种年轻化趋势。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定位活检、病理学检查,这种三阶梯式的诊断程序是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普查筛选的首要方法,简便、易行,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较高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率,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因其有创性不能作为宫颈病变的常规筛查方法。现代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大多数肿瘤细胞,特别是实体肿瘤细胞,常表现为染色体不稳定性,即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和染色体结构异常。宫颈细胞由非典型性发育异常向宫颈癌转变的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扩增。其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基因可能是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本文用TCT法收集了于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及吉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20例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其中CIN I 23例,CIN II 21例,CIN III 23例,宫颈癌33例,正常宫颈20例。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宫颈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进行临床分析,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TERC基因表达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信号完整的100个细胞,细胞核内出现红色信号>5个为阳性,表示TERC基因有扩增。结果表明:1.宫颈上皮内瘤变多发生于25~35岁妇女,而宫颈癌则多见于35~45岁的妇女;2. CIN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很轻,从而导致临床就诊时多数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患者多以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排液为主诉;3. TCT与阴道镜两组的病理相符率无明显差异,用两种方法初筛CIN是有价值的,两者结合将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4.在高度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TERC基因存在高度表达;TERC检测可作为筛查HSIL及SCC的方法;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的进展,hTERC基因阳性扩增程度呈递增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