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铁塔用8.8级紧固螺栓的疲劳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电铁塔紧固用8.8级螺栓要求其强度极限大于800 MPa,屈服强度大于640 MPa,40Cr钢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被用做输电铁塔用紧固螺栓材料。随着我国高压电网覆盖面积的增加,螺栓失效造成的输电铁塔倒塌事故的发生频次增加,人们对输电铁塔上用紧固螺栓的疲劳性能及其服役可靠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其装配施加预紧力、螺纹部位疲劳裂纹扩展、应力松弛等问题都直接影响紧固螺栓的服役可靠性。本论文研究工作依托国家电网研发项目,选择40Cr紧固螺栓用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了预紧力下螺栓材料的疲劳性能的研究;通过不同螺纹位置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了不同受力条件下的螺栓材料疲劳裂纹扩展;同时,对于不同预紧应力下螺栓的应力松弛特点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通过应力控制的轴向加载疲劳实验,发现当8.8级别螺栓的预紧应力从材料强度极限的10%、30%升至50%时,其疲劳极限由370 MPa降至263 MPa;确定了与预紧力和应力比有关的螺栓疲劳极限(107周次)所对应的有效应力,其值为562.75 MPa。当所施加的有效应力低于此值时,8.8级螺栓不会发生疲劳失效;得到基于8.8级螺栓疲劳极限下有效应力对应的预紧力,并确定了不同应力比下M6和M27螺栓的最大预紧应力和预紧扭距关系曲线。通过有效应力转换关系将光滑试样和预制缺口试样在交变载荷下的应力幅-疲劳寿命曲线转换为有效应力与疲劳寿命的曲线。三点弯曲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预制缺口距中心距离的增加,疲劳裂纹萌生门槛值增大,疲劳裂纹的偏转角度变大,且裂纹扩展路径变得更为曲折,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缺口靠近中心的样品为疲劳裂纹穿板条束扩展、穿晶断裂,缺口远离中心样品出现疲劳裂纹沿板条束扩展、沿晶断裂和疲劳裂纹分叉现象,裂纹扩展难度加大。缺口试样的疲劳实验结果表明,8.8级螺栓材料40Cr钢的缺口敏感度为0.31。应力松弛实验结果表明,在螺栓应力松弛第一阶段为松弛速率高且持续时间较短,在线性第二阶段其应力松弛速率缓慢,随着预紧应力由强度极限的30%升至64%,经长时间服役后所剩余的预紧应力比例变化不大。在保证螺栓疲劳寿命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增大螺栓的预紧力。
其他文献
Al-Mg系合金因其较高的抗拉强度,较低的密度以及优良的耐腐蚀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空天、海洋、汽车等领域。然而,高镁含量Al-Mg合金塑性较差,变形性能较低一直是该系列合金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合金化是改善Al-Mg系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其中Sn元素是研发高性能铝合金极具潜力的合金化元素之一,可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可提高合金成形性能,有望解决高Mg含量Al-
随着我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钢铁企业对钢材表面状态的要求迅速提高,用户对产品表面质量问题“零容忍”的态度,正倒逼钢铁企业把产品表面质量作为衡量产品品质的一项至关重要指标。高表面质量带钢产品的生产是以氧化铁皮厚度与结构精准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其目标是基于氧化铁皮厚度与结构预测模型实现氧化铁皮厚度与结构演变过程的动态跟踪,最终实现氧化铁皮厚度与结构的精准控制。基于此,本文对带钢热轧过程中氧化铁皮厚度演变
“十三五”规划将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被列为首位,可见其在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及国家国防安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低油耗,低噪音,高推重比是未来先进航空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为此,发展高结构效率、轻量化双合金整体叶盘结构是目前的主要发展趋势。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加工周期短、成形尺寸精度高、绿色环保等一系列特点。实验采用激光预置粉层熔化成形工艺(L-PLM)制备试样。激光成形过
本文选取含0.05wt.%C、0.15wt.%C的C-Mn钢及含Mo、Nb的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等温条件下组织转变规律以及热处理工艺下实验钢的组织与性能,并对焊接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实验数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连续冷却相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0.05wt.%C的C-Mn钢来说,当冷却速率由0.25℃/s增加到5℃/s时,组织中珠光体
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钢具有超高强度的同时兼顾良好的塑性,在保证汽车安全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减轻车身重量,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在传统Q&P钢的C-Mn-Si成分基础上引入Cu元素,通过热力学模拟、相变工艺模拟以及热处理实验,研究C-Si-Mn-Cu系Q&P钢淬火配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机理以及组织与
金属基复合板材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航空航天等领域,真空电子束焊接封装是获得高品质复合板材必不可少的工序。在热轧复合过程中,焊缝会承受较大的轧制压力而发生大变形,为了防止焊缝在轧制过程中开裂,需要足够的焊接深度来保证焊缝的强度,但是过深的焊缝会造成过大的切边量,降低成材率、增加生产成本。采用恰当的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对复合板进行封装才能在保证板坯轧制不开裂的情况下减小焊接
在高输送压力、极寒环境等条件下,高钢级无缝管成为管线钢发展方向之一,而我国高钢级无缝管亟待开发。针对国内高钢级无缝管的研发现状,本文采用向钢中引入微细夹杂物的氧化物冶金工艺来对高强韧性、抗硫化氢腐蚀的X80级管线钢无缝管进行开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从X80级无缝管性能需求与使用特点出发,以《管线管规范》中成分要求为基础,结合氧化物冶金工艺对管线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制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高温综合性能成为先进航空发动机以及燃气轮机涡轮叶片的首选材料。为了追求更高的服役性能,克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实际服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不断的探索研发过程中Re和Ru被大量的添进高温合金中来提升合金的综合性能。但是Ru对组织演化、其他合金元素在组织演化过程中的分布以及重要的强化相γ’相的影响等都尚未清楚;另一方面,Ru对拉伸和蠕变行为及其变形机制的影响、两种力学
电炉炼钢是一种高耗能的生产工艺,冶炼期间由冷却水、烟气及烟尘带走的热量约占电炉总热量的22%~27%。为回收该部分余热资源,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在1#~4#电炉上实施了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其中1#~3#电炉应用的是热管余热锅炉技术,4#电炉应用的是列管余热锅炉技术。由于4#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存在较多设计缺陷,投运后一直未能正常运行,回收效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本文针对4#电炉余热回收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进
半导体光解水产氢技术已经成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和制备清洁能源的一项有效手段。在光解水过程中,由于四电子转移步骤的氧析出半反应更难进行,使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价格低廉的光阳极催化剂成为了较热门的研究领域。相较于WO3等传统二元金属氧化物来说,三元金属氧化物CuWO4由于带隙较窄、稳定性好、理论STH转化效率超过10%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就当前领域内研究结果来看,CuWO4的实际性能仍距理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