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化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20年里,纳米技术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由于介孔硅纳米粒子(MSNs)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它们曾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药物靶向、基因转染和细胞追踪等各个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基于功能化的MSNs的药物传递系统(DDSs)的体外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有关这些功能化的以MSNs为基础的DDSs的生物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体内评价近年来才刚刚开始。本文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研究:(1)首先,我们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球形、粒径为120-160 nm、无序的介孔结构、分散性较好的氨基化介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钌(II)多吡啶金属配合物。利用MTT实验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通过细胞内吞实验,流式细胞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活性氧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AO/EB双染,Hoechst 33342染色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等实验手段探讨了这些钌(II)多吡啶金属配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和信号转导通路。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一些钌(II)金属配合物对特定肿瘤细胞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