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中段天山云杉林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客观的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对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体现森林改善环境的作用,增强人们保护和合理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本研究从2006年5月至9月,在天山生态站选取3个观测点,采用对林内和林外小气候定位观测的试验方法,分别对大气温度、辐射强度、土壤温度、大气湿度、光照强度、蒸发量、风速等小气候因子进行了测定,得出天山云杉林森林小气候特征如下:1.大气温度林内低于林外,大气温度日较差林内小于林外,7月份林内外温度最高,且林内外温差最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有下降的趋势。2.总辐射强度林内显著小于林外,辐射强度在7月份最大,并且林内外辐射强度差值也最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辐射强度有增加的趋势。3.不同深度土壤温度,林内均比林外低,而且土壤温度越高,林内外温差越大。林内外地表温度日变化明显,有一个明显的最高点,而其他深度的土壤温度,尤其是深层土壤温度变化则不明显。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林内显著小于林外,7月份林内外地面温度差异最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4.大气湿度林内高于林外,差值最大月份出现在7月份。日变化林内外相同,早晚湿度高于中午,14:00达到最小值。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湿度呈现增加的趋势。5.光照强度林内显著小于林外。日较差林内小于林外,林内光照变化比较平缓。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光照强度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6.蒸发量林内小于林外,月变化幅度亦小于林外。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林内外蒸发量呈现出降低的趋势。7.风速林内小于林外,风向受地形影响比较大,而且比较固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风速总体呈现增加趋势。
其他文献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瓢虫科(Coccinellidae)盔唇瓢虫属(Chilocorus),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在国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小白菜(Brassica rapa)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为受体,模拟自然状态下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凋落叶在土壤内腐解过程中对其生长的影响。根据花
本文通过对北美乔松(Pinus strobus)具有成胚潜力差异的两细胞系(细胞系01具有成胚潜力,细胞系02不具有成胚潜力)增殖阶段胚性愈伤组织(ET)细胞形态及结构差异比较,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