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利益导向下苏南乡村复兴规划策略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不断推出利好政策,推动乡村健康发展。而直面乡村发展中出现的衰败、异化和村民利益边缘化等问题,重拾乡村特色、尊重村民意愿的乡村复兴成为大势所趋。传统乡村承载着乡土文化、风土人情,是文化得以传承、村民赖以生存的载体。而乡村复兴便是对乡村价值的再认识与螺旋式回归,强调既要保持乡土文化、延续传统生活方式,又要重塑乡村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乡村美好、村民富足。因此,村民利益导向的乡村复兴是乡村转型的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苏南地区作为我国乡村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对其他地区乡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苏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突出的经济变迁过程、完善的合作经济制度。对苏南乡村进行复兴规划研究既能促进苏南乡村转型,又能为中国乡村发展提供参考。研究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发展历程分为乡村工业化时期、内外资多元驱动时期和城乡一体化时期,对三个时期乡村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各时期内村民利益诉求及保障情况。其次,根据苏南地区三个时期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苏南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乏力、乡村文化流失、公众参与不足、村民利益被驳等问题。再次,综合运用乡村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公众参与阶梯理论等对乡村复兴的内涵和目标进行界定,并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村民利益诉求,确定利益保障目标。基于此,对苏南乡村从规划、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复兴,以村民利益为导向,建设有规划科学、社会和谐、经济多元、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的美丽乡村。研究的主要结论有:苏南乡村建设及村民利益保障情况有待提高;苏南乡村建设应以村民利益诉求为主导;村民利益主导的乡村复兴应综合考虑规划、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以期实现乡村的复兴与繁荣。
其他文献
以吉林省有记录以来的实测暴雨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为基础,同时结合各暴雨区的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对暴雨分布、暴雨中心位置及暴雨轴向等受地形地貌影响的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海洋是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如火如荼,载人深潜器是海洋资源开发的有力工具。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海洋开发计划,各种类型的载人深潜器层出不穷,几个发达国家
民办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就目前我国的民办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来看,其中还存在着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将颈性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两虚、肾阴不足、痰浊上蒙、肝胆郁热 5型进行治疗 ,总有效率达 82 .5 %。文章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从现代医学和中医理论进
<正> 1982年青海省水文总站普查组到黄河游上地区查勘了有关水文地理,行程一万六千余里,收获甚多。现将查勘所得简要介绍如下。一、地貌格局青海省民和县以上的黄河上游地区,
<正>在繁杂的城市生活中,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出现让人们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威胁,其根源在于多样化的空气污染源,不仅如此,在车辆密集的城市中,噪声污染也难以避免。在环保理念不
当前,节能减排是改善环境状况热点问题。噪声治理技术至今大部分只能满足减排要求。所以,利用能量转换技术将噪声变废为宝,是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随着压电材料的不断成熟与发
本作品的思路是利用亥姆赫兹共振原理中噪声产生电能的原理,对闹市、KTV等一些娱乐场所的噪声进行搜集转换为电能,给附近的LED灯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在日常生活中,噪声经常
问卷调查南京总统府、夫子庙、老门东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游客,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得知,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价值结构包括感知性价值、情感性价值、探知性价值和享乐性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进入新时代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