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参与是当今世界解决环境问题的通行做法,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陕西作为西部省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稀少。作者希望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解省内公众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参与行为之间的数理逻辑关系,为陕西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本文首先对公众参与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梳理,为实证研究作了一些理论铺垫。其次以《2006陕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问卷调查》为案例,以《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为参照物,以SPSS软件为分析工具,将陕西的数据与之进行对比分析,以求真实揭示陕西公众环保参与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陕西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较高,而环境意识和环保参与行为较低。相关分析也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城乡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公众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在环保责任认知上,发现公众认为本地政府应付的责任最大,从而验证了陕西“政府主导型”的环保公众参与模式。在对学生这一群体的分析中,发现学校教育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影响不及对一般社会公众的影响大,说明陕西教育界对学生环保教育的成果有限,应加强对在校生的环境教育。最后,文章结合陕西公众环保参与的现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解释,提出构建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环境保护新模式;营造环境保护氛围、提高本省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健全公众环保参与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降低公众的参与成本;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激励企业的环保行为,使其成为环保公众参与的主体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