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老年人需求的主客观条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老年人的需求也由此变得丰富和多样,而现有选择养老模式的标准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养老模式的选择是老年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诉求对多种养老模式的功能比较权衡后,做出的一种合乎自身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的行为过程。关于养老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一般是通过回归分析找到影响老年人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不能主动为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养老模式要素为切入点,采用系统分析、专家评判、数学建模、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养老模式的功能机制、养老模式功能判别函数、常见养老模式的功能识别、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标准等问题,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养老模式的要素为资源、供养者、技术工具和设施。四个要素是养老模式的本质要素,是形成养老模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养老模式拥有的其他要素都可以归入到这几种要素中;第二,养老模式功能形成需要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共同作用,资源是动力机制,供养者是实现机制,技术工具和设施是保障机制,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产生功能。第三,选择养老模式的标准包括三类。其一,根据最大功能需求指数选择养老模式。老年人通过打分得到最大需求功能指数,选择最大需求功能指数所对应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其二,根据支付能力水平选择养老模式。通过列举典型支付能力水平,可以得到,当支付能力在6000元及以下时,选择家庭养老模式作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6500元及以上时,选择机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其三,根据综合功能指数选择养老模式。综合功能指数与常见养老模式的综合功能指数进行比对,选择功能指数最接近的常见养老模式为老年人的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