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来小说中的“外来者”形象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来出生于嘉绒藏区,此地处于汉藏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因此他从小就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这样的生活经历也深刻地影响着阿来的创作。纵观阿来的小说创作,其核心内容就是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他在书写嘉绒时,除了塑造土生土长的藏民外,还选取了很多“外来者”作为文学表现对象。而阿来在书写不同生存状态的“外来者”时,实际上融入了强烈的个人体验,他借“外来者”书写阐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族际边缘人的思考。本论文以阿来小说中的“外来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小说中“外来者”的特征。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绍阿来的创作情况,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区分阿来笔下的藏区与西藏,明确嘉绒藏区的独特性;参考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对阿来小说中的“外来者”形象进行界定;简单梳理文学史上的“外来者故事”;划分阿来笔下的四种“外来者”类型。第三部分,分析阿来小说中“外来者”的塑造方式。第四部分,分析“外来者”的观念,揭示人物的文化异质性。一方面,嘉绒藏区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外来者”与嘉绒本地人在观念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外来者”大多有着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他们与嘉绒藏区群众的不同理念,背后隐含的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其他文献
截至2019年年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21,162列,其中2019年累计开行8,225列。伴随着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快速增长,高额财政补贴、无序的市场竞争、运行线路重复、口岸站拥堵、运行时效性下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欧班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运输需求的逐渐增长和运输范围的持续扩大,亟需为中欧班列的发展寻找更加适合的运输组织模式,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形成规范的市场秩序。本文通过调研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在为各大城市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发展问题。交通拥堵问题是各大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均致力于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自身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速、大运量及安全环保的特点成为各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加快,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制式不断丰富,各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
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值的选取会对线路土建工程的设计标准、机车车辆配置、行车与信号控制技术、客流量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因此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其他技术指标确定的基础,研究如何慎重的决策出科学合理的速度目标值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社会意义。由于速度目标值决策指标繁多,且常常相互影响,决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不完整,并且伴随决策者心理特征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决策结果会有一定的波动,同时在决策过程中还会
作为电力电子的核心元件,功率半导体器件一直应用在电力设备的电路控制或电能变换,亦是强电运行和其弱电控制之间的沟通桥梁,主要作用是功率管理、功率放大、变压、变流、变频等,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节能减排要求功率器件在保证高耐压的前提下,有更低的导通电阻。本文将完成30V沟槽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UMOSFET)的优化设计,在保证耐压的前提下,降低其导通电阻,从而降低导通损
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
老旧钢桥在运营过程中容易疲劳开裂,严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预应力碳纤维(CFRP)板加固技术已被证实能有效改善疲劳寿命,延缓裂纹扩展。然而,目前对钢结构裂纹扩展驱动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常用裂纹驱动力进行综述,并推荐一种使用ΔKeff1-αKαmax的双参数裂纹驱动力模型。通过疲劳分析软件Franc3D和ANSYS的交互使用,应用所提驱动力实现对拉伸钢板和钢梁的裂纹扩展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对
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利用计算机视觉认知技术解决医学影像中病灶识别和标注问题是十分成功的智慧医疗应用场景之一。黑色素瘤作为一种皮肤癌症,具有早期难发现、晚期难治疗、致死率高的特点,随着患者数量的逐步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黑色素瘤病损图像的分割往往需要专业的医生,效率低且成本高。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解决黑色素瘤分割问题对提高皮肤癌的诊断技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皮肤镜采集图像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关键本质上就是根据给定的公交线路设计数量,确定每条线路的站点集合,以及在该集合条件下各站点在该线路下的次序,同时根据各线路在公交线网中承担的客流量,对每条线路的车辆数量进行分配。目前关于城市中心城区内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较多,而对于中心城区与周边郊区间的客流,如何设计有效的公交线网实现高效运输尚缺乏研究。实际上,由于城市功能分块,每天往返于城郊的客流量日益增加,郊区公交线路变得越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企业研制了多种高速列车产品,积累了大量的设计经验和知识,高速列车设计知识作为企业无形的财产,越来越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如何有效对设计知识进行管理和利用,避免设计工作的重复冗余,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高速列车设计知识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传统的知识管理系统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对设计知识进行高效的表达和检索。本文立足于高速列车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利
20世纪50年代斯诺提出了“两种文化”以说明当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不可通约的现象。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美国学者伊安·维斯特根认为当前视觉艺术的两种主要方法——实验脑科学及其对感知和情感神经机制的研究;基于视觉文化诠释学原理的视觉艺术后现代诠释,也是不可通约的。这种状态阻碍了对视觉形象的研究。维斯特根通过认知机制来研究图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对图像